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的99%需要()个t1/2。

题目

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的99%需要()个t1/2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6.6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8
B:6.64
C:5
D:3.32
E:10

答案:B
解析:
n=3.32lg(1-fss),代入fss=99%,得到n=6.64027题解析同此题。

第2题:

在药物剂型选择与设计、临床用药方法确定等过程中,t1/2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时。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8
B.6.64
C.6
D.4
E.3.32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动学参数。生物半衰期简称半衰期,即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一样可以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在一级动力学过程中,t1/2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或剂量而改变。但消除过程具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取决于剂量的大小。静脉滴注给药达到坪浓度某一分数所需要的时间以n个t1/2表示,计算公式为:

第3题: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8

B. 6.64

C.5

D. 3.32

E.1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知识。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比值(f )等于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6.64。如果记不准此常数,考生还可用排除法解答。大家知道,f =1-1/2 (n为半衰期的个数),5 个t ss /2 的f 为0.9687,7个t 的f为O:9922。 ss l /2 ss

第4题:

按t1/2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采取()

A首剂加倍

B首剂量增加3倍

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增加给药次数

E增加每次给药量


A

第5题:

关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给药间隔T=t1/2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
B.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一般药物给药间隔为1~2个半衰期
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
D.当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E.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答案:E
解析:
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时,药物浓度过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第6题: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3.32
B.1
C.8
D.6.64
E.5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关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A.当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B.当给药间隔T=t1/2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
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
D.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一般药物给药间隔为1~2个半衰期
E.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给药方案的设计。对于生物半衰期(t1/2)短、治疗窗较窄的药物。为了避免频繁用药且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性,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根据t1/2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t1/2过短或过长的药物,药物t1/2过短则需频繁给药,药物t1/2过长则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当给药间隔T=t1/2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时,在进行给药间隔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t1/2,而且还要考虑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一般T为1~2个t1/2。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E。

第8题:

按t1/2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 )。

A. 首剂量加倍
B. 首剂量增加3倍
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 增加每次给药量
E. 增加给药次数

答案:A
解析:

第9题: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 8 B. 6.64
C. 5 D. 3.32
E. 1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知识。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比值(fss)等于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6.64。如果记不准此常数,考生述可用排除法解答。大家知道,(fss)=1-1/2n(n为半衰期的个数),5个t1/2的(fss)为0.9687,7个t1/2的(fss)为0.9922。

第10题:

连续恒速给药或间隔一个t1/2恒量给药,经4~5后可达到稳态浓度。稳态浓度的高低决定于()。达到稳态浓度时表明()与()达到平衡。


正确答案:每次剂量;吸收速度;消除速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