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口服制剂药物的吸收顺序大致为()

题目

通常情况下,口服制剂药物的吸收顺序大致为()

  • A、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 B、散剂>混悬液>胶囊剂>包衣片剂
  • C、混悬液>散剂>片剂>胶囊剂
  • D、水溶液>散剂>混悬液>片剂
  • E、水溶液>胶囊剂>散剂>包衣片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以通过肺部吸收,被吸收的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A.静脉注射

B.口服制剂

C.肌内注射

D.气雾剂

E.经皮吸收制剂


参考答案:D

第2题:

口服后吸收不完全或吸收无规律的药物不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下列哪些药物适宜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 )。A.半衰期<1hB.半衰期>24hC.剂量>1gD.能在小

下列哪些药物适宜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 )。

A.半衰期<1h

B.半衰期>24h

C.剂量>1g

D.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


正确答案:D

第4题:

可以通过肺部吸收,被吸收的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是( )。

A、静脉注射

B、口服制剂

C、肌内注射

D、气雾剂

E、经皮吸收制剂


正确答案:D
解析:气雾剂概述

第5题:

关于直肠给药栓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A.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以直肠给药

B.药物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C.既可产生局部作用也可产生全身作用

D.药物吸收只有一条途径

E.中空栓剂是以速释为目的的直肠吸收制剂


正确答案:D
直肠给药栓剂既可产生局部作用也可产生全身作用。全身作用的栓剂吸收途径有2条: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二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进入大循环。

第6题:

固体口服制剂(丸、片、胶囊剂)口服至吸收的过程,除外均为错误的()

A、制剂—释溶—崩解—生物膜—吸收

B、制剂—生物膜—释溶—崩解—吸收

C、制剂—生物膜—崩解—释溶—吸收

D、制剂—崩解—释溶—生物膜—吸收

E、制剂—崩解—释溶—吸收—生物膜


参考答案:D

第7题:

固体口服药物制剂中,药物粒径越小,吸收越好,产品的质量越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主要在胃、小肠吸收的药物,若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将制成的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间隔设计为

A.6h

B.12h

C.24h

D.36h

E.48h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主要在胃、小肠吸收的药物,则可考虑将制成的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间隔设计为12h。药物若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将制成的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间隔设计为24h。

第9题:

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百分百利用的是( )。

A、静脉注射

B、口服制剂

C、肌内注射

D、气雾剂

E、经皮吸收制剂


正确答案:A
解析: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第10题:

下列关于蛋白多肽药物的黏膜制剂说法错误的是( )。

A.肺部给药的最大问题在于将药物全部输送到吸收部位是相当困难的

B.口服制剂很容易使药物到达吸收部位

C.鼻腔给药很容易使药物到达吸收部位

D.直肠中吸收的药物可直接进入全身循环,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

E.口腔制剂不足之处是如果不加吸收促进剂或酶抑制剂时,大分子药物的吸收较少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