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器厂有一台设备可生产A产品,也可生产B产品,无论是生产哪种产品,该台机器最大开机工时为一年8640工时。生产A产品每件需上机24小时,生产B产品每件需上机36小时。A、B两产品售价分别为20元和32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6元和29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试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问应生产哪种产品对企业有利?

题目

某电器厂有一台设备可生产A产品,也可生产B产品,无论是生产哪种产品,该台机器最大开机工时为一年8640工时。生产A产品每件需上机24小时,生产B产品每件需上机36小时。A、B两产品售价分别为20元和32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6元和29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试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问应生产哪种产品对企业有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提意,可生产A产品=8640/24=360(件),B产品=8640/36=240(件),
则:计算差量收入=360*20-240*32=7200-7680=-480(元)
计算差量成本=360*16-240*29=5760-6960=-1200(元)
计算差量损益=-480-(-1200)=+720(元)
经计算得出如下结论:生产A比生产B能使企业多增加利润720元,故应A产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都需用同一项机器设备进行加工,该机器设备属于该企业的最紧缺资源。该设备每月能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是12000分钟。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A产品4000件,A产品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2分钟;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B产品7000件, B产品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1分钟。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
  (1)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2)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答案:
解析:
(1)计算两种产品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
  A产品:15/2=7.5(元/分钟);
  B产品:12/1=12(元/分钟)。
  可以看出,B产品带来的单位效益更高,应优先安排B产品的生产,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应该安排生产B产品7000件,
  A产品的生产数量=(12000-7000×1)/2=2500(件)
  边际贡献总额=2500×15+7000×12=121500(元)

第2题: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6000件,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销售单价为1500元,每件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600元(含单位产品税金),则该建设项目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为(  )元。

A.1100
B.1200
C.1350
D.1550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中,设年销售量为Q,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P,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V,年固定成本为F,基本损益方程式为:B=PQ-F-VQ。令B=0,则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P*=(F+VQ)/Q。根据题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P*=(1200×10000+600×16000)/16000=1350(元)。

第3题:

某电器生产企业最新购入一台设备可以生产A、B两个类型的产品,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8000机器销售,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产品    B产品 

每台机器销售       45      60

销售单价(元/台)     25      16

单位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元/台)  11      7

固定制造成本(元/台)  12      8

要求:用差量分析法作出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参考答案:

差量收入=25×45-60×16=165(元)

差量成本=45×(11+12)-60×(7+8)=135(元)

差量利润=165-135=30(元)>0

结论:A产品获得利润大于生产B产品获得利润,所以应生产A产品。


第4题:

某企业生产的产品每件销售价格为10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元,固定成本为6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为()台,销售收入为()元。


正确答案:300;3000

第5题:

甲乙两个企业都生产和销售丙产品,甲企业每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0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乙企业每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00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两个企业预计明年销售量都为80000件,每件产品售价均为20元。若两企业销售量均比预计销售量降低了8000件,根据第一问计算出的两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分别计算甲乙企业变动后的营业利润。


正确答案: 销售量变动百分比=-8000/80000=-10%
甲企业利润变动百分比=-10%×4=-40%
变动后甲企业的营业利润=200000×(1-40%)=120000元
乙企业利润变动百分比=-10%×1.6=-16%
变动后乙企业的营业利润=200000×(1-16%)=168000元

第6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都需用同一项机器设备进行加工,该机器设备属于该企业的最紧缺资源。该设备每月能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是12000分钟。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产品A4000件,产品A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2分钟;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产品B7000件,产品B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1分钟。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答案:
解析:
 计算两种产品的单位限制资源边际贡献:
  A产品:15/2=7.5(元/分钟);B产品:12/1=12(元/分钟)。
  可以看出,B产品带来的单位效益更高,应优先安排B产品的生产,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故:应该安排生产B产品7000件,
  A产品的生产数量=(12000-7000×1)/2=2500(件)
  边际贡献总额=2500×15+7000×12=121500(元)

第7题: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0件。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 )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C.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D.生产产品的需求量

答案:A,B,C
解析: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第8题:

某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可用于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生产,相关资料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销售量(件)20000260007000单位售价(元)161014单位变动成本(元)8710固定成本总额(元)13000

A.企业应生产乙产品

B.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78000元

C.甲乙两种产品的差别利润为82000元

D.甲产品贡献毛益总额为160000元

E.乙丙两种产品的差别收入为162000元


参考答案:CDE

第9题:

Granger公司正在评估其每件产品耗费的标准机器工时,以便编制其来年预算时使用此数据。这家机器制造企业的规格表明,可以用0.75个小时完成一件产品的制造;而一项基准分析研究表明,某竞争对手则以每件产品0.78个机器工时的速度进行生产。尽管已通过工程研究确定了每件产品耗费0.80个机器工时的标准,但Granger去年的实际结果是每件产品平均耗费0.83个机器工时。在接下来的预算中Granger应采用的标准是()

  • A、每件产品0.75个机器工时。
  • B、每件产品0.78个机器工时。
  • C、每件产品0.80个机器工时。
  • D、每件产品0.83个机器工时。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直接人工小时10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1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2小时和B产品6小时。要求: 做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正确答案: 单位贡献边际:A产品=20—16=4(元)
B产品=30—21=9(元)
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A产品=4/2=2(元)
B产品=9/6=1.5(元)
因为A产品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大于B产品,所以,应选择A产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