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商业银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题目

当代商业银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发展环境虽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途径:
(1)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早期的银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未建立时成立的,当时贷款的利率非常高,属于高利贷性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高利贷因利息过高影响资本家的利润,制约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的高利贷银行面临着贷款需求锐减的困境和关闭的威胁。不少高利贷银行顺应时代的变化,减低贷款利率,转变为商业银行。这种转变是早期商业银行形成的主要途径。
(2)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现代商业银行。大多数商业银行是按这一方式建立的。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也最早建立资本主义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宣布,以较低的利率向工商企业提供贷款,由于新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实力雄厚,很快就动摇了高利贷银行在信用领域的地位,英格兰银行也因此而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典范。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模式被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商业银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从何时的选举制度是从国民政府的选举制度发展而来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支撑喉镜是

A、在间接喉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在纤维喉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在电子喉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在直接喉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E、在动态喉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参考答案:D

第3题:

现代商业银行是从()发展而来。

A.货币兑换业

B.抵押业

C.政府中央储备

D.投资银行


正确答案:A

第4题: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D、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正确答案:B

第5题:

当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有利影响:1.对出口商所面临市场环境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完善与发展,随着“虚拟市场”的出现,中小企业同样可以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有更多机会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降低了出口商的交易成本。 3.提高了出口商的交易效率4.其他影响。电子商务对出口商还有其他许多有利的影响。不利影响:1.隐形贸易壁垒2.泄露商业机密3.信息混杂,真伪难辨。

第6题:

商业银行实行分行制更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经济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相对要大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凭借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严重的经济剥削。另一方面,这种相互依赖的资本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某些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而对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快地向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存在矛盾与斗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政治独立.但仍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过去遭受的掠夺和现在所受的剥削,使它们缺乏自身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许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没有明显地缩小。在一些国家,某些方面的差距甚至还有所扩大。这不能不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存在日益增长的矛盾。

第8题:

从世界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发展而来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第10题:

教育政治学对当代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正确答案: 一是有助于科学地理解政治的内涵,理性地处理好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是有助于认识人的政治社会化是教育政治功能的基本内容,自觉强化适应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
三是有助于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政治意义,从各方面为逐步实现教育民主化的目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