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容包括()A、董事会声明B、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C、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D、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题目

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容包括()

  • A、董事会声明
  • B、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 C、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 D、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内容的是()。

A.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B.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C.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D.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E.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甲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2013年度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聘用乙会计师事务所对2013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施审计工作。2014年2月20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的201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决议要点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经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工作,评价范围应该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所有业务和经济事项,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入手,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企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内审部门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管理要求,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开始实施。成立评价工作组,入驻被评价单位,实施现场测试,形成的现场评价报告直接提交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将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送经理层、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股东大会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在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等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审计部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批后确定。
(四)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甲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乙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应与甲公司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完成审计工作之后,不必获得经甲公司签署的书面声明。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判断甲公司董事会决议中的(1)至(4)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经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工作。(1分)
理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1分)
(2)评价范围应该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所有业务和经济事项。(1分)
理由:不符合重要性原则。
或:企业应该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需要评价的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1分)
2.第二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开始实施。(1分)
理由: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开始实施。(1分)
(2)不当之处:成立评价工作组,入驻被评价单位,实施现场测试,形成的现场评价报告直接提交内审部门。(1分)
理由:评价工作组将评价结果及现场评价报告向被评价单位进行通报,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提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1分)
(3)不当之处:内部审计部门将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送经理层、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股东大会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1分)
理由:内部审计部门将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送经理层、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或以其他形式加以合理利用。(1分)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批后确定。(1分)
理由: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1分)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完成审计工作之后,不必获得经甲公司签署的书面声明。(1分)
理由: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之后,需取得经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1分)

第3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的有()。

A. 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B.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C.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D.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E.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甲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正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下列表述中属于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是( )。

A.企业应该根据《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B.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C.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该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
D.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内部控制评价。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属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选项D错误。

第5题: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 A 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 2011 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 2008 年 5 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 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
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订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
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
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
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董事会审定后对外披露。
(五)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聘请某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
本公司在 2008 年 5 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内部控制审计自 2010 年起.重点审计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并出具相关审计意见。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中的(一)至(五)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
理由: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
(2)不当之处: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理由:董事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2.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
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 价中,仅采用
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 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
(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 计部。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应由被评价单位相 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
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
5.第五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审计该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关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评价成果, 但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被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 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不能因为被审计上市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评价就简化审 计的程序和内容。

第6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可以聘请一家会计事务所为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服务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C、评价报告在提交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前需要得到被评价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D、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最终认定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如果企业决定利用外聘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该事务所不应同时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的审计服务;B项,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D项,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机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第7题: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2019年,由公司审计部门牵头拟订了内部控制评价方案。
  该方案摘要如下。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中的(一)至(四)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
  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需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概括、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董事会审核后对外披露。


答案:
解析:
 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
  理由: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
  或: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2)不当之处: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理由:董事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
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
  (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应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
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
  (2)不当之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董事会审核后对外披露。理由: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对外披露。

第8题:

以下不属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的内容的是()。

A、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B、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C、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D、内部评价的结果


答案:D

第9题:

(2014年)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可以聘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服务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最终认定
C.评价报告在提交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前需要得到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D.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答案:C
解析:
如果企业决定利用外聘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该事务所不应同时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的审计服务。所以选项A 错误;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机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选项B 错误;董事会对内部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选项D 错误。

第10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
  • B、按照内部控制本质上的不同,内部控制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 C、重大缺陷应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 D、企业应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