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请求补正的,仲裁庭应当审查补正。A、15天B、20天C、25天D、30天

题目

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请求补正的,仲裁庭应当审查补正。

  • A、15天
  • B、20天
  • C、25天
  • D、30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及时制作()予以补正并送达当事人。

A.调解书

B.裁决书

C.判决书

D.决定书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及时制作决定书予以补正并送达当事人。

第2题:

根据我国仲裁法,仲裁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裁决。关于仲裁裁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应制作调解书或根据调解结果制作裁决书

B.仲裁庭裁决纠纷时,若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C.仲裁裁决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D.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正确答案:ABD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仲裁裁决。根据《仲裁法》第51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55条规定,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第56条规定,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第57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第3题:

对仲裁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请求仲裁庭补正

A.三十日

B.六十日

C.半年

D.一年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关于行政法中的材料补正,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当事人起诉状内容欠缺,法院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B.行政复议机构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
C.赔偿请求人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5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D.许可申请人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准予许可

答案:B
解析:
(1)《行政诉讼法》要求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满足“一次性”的要求,是错误的,所以,A选项错误。(2)《行政复议法》并没有要求一次性补正,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3)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告知,而非仅仅5日内告知,所以,C选项错误。(4)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而非准予许可。行政机关逾期不告知固然有违法之处,要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倾斜于申请人,但法律优先保证的是公共利益,如果未经审核直接准予许可,可能会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最终《行政许可法》在申请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作出了平衡,选择了“视为受理”的规定。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B。

第5题:

某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并送达当事人 后,发现将金额“10,000元”写成了“100,000”元,请问 此时的救济是:( )
A.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B.原仲裁委员应当补正
C.原仲裁庭应当补正
D.当事人在30日内申请仲裁庭补正


答案:C,D
解析:
。根据《仲裁法》第56条,对裁决书中的文 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 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考生需注意仲裁委员 会与仲裁庭的区别。

第6题: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行政机关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A.5

B.7

C.10

D.15


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第一审普通程序中登记立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诉讼材料
B:人民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间,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
C: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没有补正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
D: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交纳诉讼费的,驳回起诉

答案:D
解析:
根据《登记立案规定》,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A项,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内补正。B项,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的,人民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间,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C项,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没有补正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坚持起诉、自诉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D项,登记立案后,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交纳诉讼费的,按撤诉处理;但符合法律规定的缓、减、免交诉讼费条件的除外。

第8题: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在不同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作出不同的裁决。下列有关仲裁裁决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B.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仲裁庭可以据此认定申请人的主张成立,缺席裁决

C.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制作调解书或根据调解结果制作裁决书

D.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参考答案:B

第9题:

商标局通知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对国际注册申请的补正时间为( )

A.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15日内
B.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30日内
C.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45日内
D.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60日内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仲裁庭是否应当将开庭情况制作笔录?当事人能否要求补正记录?


正确答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条规定,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人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记录该申请。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旷开庭笔录对于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依法仲裁劳动争议案件,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开庭情况制作笔录,是仲裁庭开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明确规定,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人笔录。记录人员记录开庭情况时,应当客观、准确,对开庭主体、开庭时间和地点,特别是开庭经过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必须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客观反映各方面意见。开庭笔录是重要的仲裁活动资料、,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还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开庭笔录应当向案件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宣读,或者让他们阅读。如果当事人或者其他仲裁活动参加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他们有权申请对记录予以补正。申请补正开庭笔录是案件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加人的重要权利,仲裁庭应当予以尊重:补正申请合理,仲裁庭应当给予补正;仲裁庭认为补正申请确实没有理由的,可以决定不予补正,但必须记录该补正申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