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A、四年级甲班B、学生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题目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 A、四年级甲班
  • B、学生
  • 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 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答案:A
解析:
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可以直接推出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其他三项均不能推出。

第2题:

从命题“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真,可以推知(  )。

A、“甲班同学都不是喜欢唱歌的”假
B、“甲班同学有些不是喜欢唱歌的”真
C、“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真
D、“甲班同学有些是喜欢唱歌的”假

答案:B
解析:
“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为并非“所有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SAP1→SOP,为负A判断的等值推理,因此“有些甲班同学不是喜欢唱歌的”为真。

第3题:

有甲乙丙三个班,如果从甲班调1名学生到乙班,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如果从乙班抽调1名学生到丙班就比乙班多2人,甲班和丙班相比,哪个班人多?多几人?( )

A.甲班与丙班人数相等

B.甲班比丙班多2人

C.甲班比丙班多1人

D.甲班比丙班少1人


正确答案:B
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分别为x人,y人,z人,则x一1=y+1,y一1=z+1—2,解得x=z+2。正确答案为B。

第4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正确答案: 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第5题:

甲断定“甲班学生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甲班学生都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的?


正确答案: 不是等值的。

第6题:

从命题“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真,可以推知()。

A.“甲班同学都不是喜欢唱歌的”假
B.“甲班同学有些不是喜欢唱歌的”真
C.“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真
D.“甲班同学有些是喜欢唱歌的”假

答案:B
解析:
“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为并非“所有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SAP1→SOP,为负A判断的等值推理,因此“有些甲班同学不是喜欢唱歌的”为真。故选B。

第7题:

张、王、李三人是某小学英语教师。他们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作出如下判断()。
张:如果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那么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王: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而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李:或者甲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或者乙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
如果上述三人的判断只有一假时。则以下各项中除了哪项其余判断均不能必然推出?()

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B.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C.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D.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设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B=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则三位老师的
话可表示为:张:A→非B;王:非A且B;李:A或者B。
如果王老师的话为真,则“非A”为真且“B”为真,由“B”为真可推出李老师的话为真.由“非A”为真可推出张老师的话为真,与“只有一假”矛盾,所以王老师的话为假。即其矛盾命题“A或非B”为真,李老师和张老师的话为真。
由“A或非B”和“A或者B”可知,A必然为真(因为非B和B至少有一个为假),再由“A→非B”可知,“非B”为真。故答案选D。此题也可用代入法。

第8题:

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 15 : 11
B. 17: 22
C. 19 : 24
D. 21 : 27

答案:A
解析:
已知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如果要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则甲班的学生走的路程肯定要比乙班的多,答案中只有A是甲大于乙的,故选之。用常规方法解题,由題意可知:甲班到公园的距离等于乙班步行的距离加上乙班在车上行驶的距离,并且甲班到公园的时间等于乙班步行的时间加上乙班在车上行驶的时间,先设甲班步行距离为S,乙班步行的距离为D,则,求得S : D=15 : 11,故应选A。

第9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正确答案: (1)表示集合概念;(2)(3)表示非集合概念。

第10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 A、某年级甲班
  • B、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 C、学生
  • D、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