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区宗教道场,“大师”和“活佛”募捐的目的是().

题目

在景区宗教道场,“大师”和“活佛”募捐的目的是().

  • A、传教
  • B、行善
  • C、骗钱
  • D、获取政治资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基于慈善目的的公开募捐。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按照严格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剃度、坐床之后,2010年8月2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洛桑多吉继任为第六世德珠活佛。下列关于西藏金瓶掣签活佛灵童转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用金瓶掣签认定的大活佛是十世班禅转世灵童

B.西藏金瓶掣签所候选的灵童和掣签结果要经国务院的批准

C.金瓶掣签制度是西藏自治区设立之后确立的宗教制度

D.金瓶掣签是对活佛转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正确答案:C
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而不是西藏自治区设立之后才确立的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在接待宗教型团队的过程中,下列哪项做法是不符合导游服务要求的( ).

A.跟随信徒一起跪着与大师说话

B.在安排行程时多向大师父或当家和尚征求意见

C.对于团队想在景点举办对外的大型宗教性法事活动加以制止并说明原因

D.服务过程中以大师父为中心,同时也应该答应其他信徒的个别要求


正确答案:A

第4题:

外国旅游者可以在我国开放的宗教景区自由从事的宗教活动是()。

  • A、朝拜
  • B、散发宗教宣传品
  • C、讲经布道
  • D、主持重大的宗教仪式

正确答案:A

第5题: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

  • A、布局合理
  • B、设立在景区
  • C、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 D、不妨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第7题:

以下宗教活动中,属于佛事的有()。

A.水陆法会
B.众姓道场
C.全大赦
D.增福延寿道场
E.忏法

答案:A,B,D,E
解析:

第8题:

试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名称、具体位置、代表的菩萨道场、主要特点和重要宗教建筑景观。


正确答案: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佛教四大名山(1分)。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0.5分);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0.5分);是我国惟一兼有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道场的圣地。(或“青庙与黄庙并存,显教与密教竞传是五台山佛教的最大特色”)(1分)塔院寺的大白塔是五台山的象征标志;或“南禅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1分)。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中一小岛(0.5分);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0.5分);普济寺是最大寺院和佛教中心,为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或“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称为普陀三大寺”);(1分)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最大的国际性道场(1分)。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0.5分);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0.5分);万年寺内供奉北宋铸造的普贤菩萨骑白象铜像,是峨眉山的“镇山之宝” (1分);山顶(金顶)名寺普光殿,金顶附近的睹光台,为观看峨眉山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之地(1分)。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0.5分);地藏菩萨的道场(0.5分);相传是新罗国王宗室金乔觉修炼及跏趺坐化地,山上有肉身宝殿(1分),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总丛林。(或“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和甘露寺为九华山四大丛林”)(1分)。

第9题: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基于慈善目的的公开募捐。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各宗教道场众多,如何认识其性质?


正确答案: 佛教的各式道场:修行者的修道场统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伽蓝、兰若、丛林、讲堂、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现在一般均以<寺院庵堂>作为佛教的专用名称。
<寺>,古为男众修行者所居,原为我国古代接待贵宾的官署。西域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到中国时,朝廷使其暂住于寺,后建白马寺使二人安居于此译经,此后<寺>即为佛教建筑的专有名词,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院>,以学习为主,如佛学院。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师做为译经的场所,名为翻经院,自此成为佛教建筑物称为<院>的端绪,一般以侧重文教方面者,称为<院>。
<庵>,为女众修行者所住。是指出家人或隐遁者远离村落所居住的简陋草庵。后世特称比丘尼所住的地方为庵。然而庵寺昔日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并不限于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为在家学佛者共住的地方之通称。又指供奉佛像,或者作为讲经修行等用途的建筑物。中国道教尚有<道>、<宫>、<观>、<堂>等不同称呼;至于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澎湖、香港等地,因居民生活环境与信仰的影响,许多神、道教的庙宇,更因行政管理结构有其地方性的因缘,也多称为<宫>。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