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维持的发色理论?

题目

简述维持的发色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批准使用的发色剂种类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1.种类:硝酸盐(钠盐、钾盐)、亚硝酸盐(钠盐、钾盐)
2.作用:发色:使肉类制品呈现鲜艳稳定的亮红色;抑菌:具有防腐作用,尤其是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明显的不可替代的抑制作用;增进风味;抗氧化作用: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脂肪的氧化。

第2题:

说明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正确答案: 肉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硝酸盐在还原性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NaNO3——→NaNO2  亚硝酸盐在乳酸存在条件下还原生成亚硝酸。
NaNO2+CH3·CHOH·COOH(乳酸)--→HNO2+ CH3·CHOHCOONa(乳酸钠)
亚硝酸不稳定,还原为亚硝基。
3HNO2--→HNO3+2NO+HO2   
亚硝基和肉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Mb+NO-—→MbNO      
亚硝基肌红蛋白加热时,变为亚硝基亚铁血色原,使肉呈现出稳定性的红色。

第3题:

简述使用发色剂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一般与发色助剂共同使用。
(2)由于考虑到发色剂安全性问题,应限制发色剂的使用量。
(3)使用时,一定将发色剂与原料混匀,再进行加工。
(4)由于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所以必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第4题:

简述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抗凝血酶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抗凝血酶呈负相关,根据受检者所测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抗凝血酶活性。

第5题:

什么是发色助剂?简述其种类及作用。


正确答案: 发色助剂本身无发色功能,但与发色剂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发色效果,并可降低发色剂用量而提高其安全性的物质
种类: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维生素B5,尼克酰胺)
作用:Vc、异Vc及其钠盐——提高发色效果:防止NO2的氧化,使生成更多的NO;
防止Mb氧化;使褐色高铁肌红蛋白还原成红色的还原型肌红蛋白;防止因氧化使肉味变质;防止产生致癌物质亚硝
烟酰胺——提高发色效果:肌红蛋白能与其结合生成很稳定的烟酰胺肌红蛋白,难以被氧化,从而防止肌红蛋白在从亚硝酸生成亚硝基期间的氧化变色;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第6题:

冷烫时涂药程序及方法可依()而设定

  • A、发色与发质
  • B、发色与发长
  • C、发质与发长
  • D、发量与发色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述着色剂发色的机理。


正确答案: 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某物质所吸收的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那么该物质就会呈现一定的颜色,这种颜色是未被吸收光波反映出来的颜色。
1)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其分子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基团即生色团(生色基或发色基),这些基团有:C=C(第二个C加两个单键),O=C(C加两个单键),—CHO、—COOH、—N=N—、—N=O、—NO2、S=C(C加两个单键) 它们的吸收波长在200~400nm之间,此时是无色的。如果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色基共轭时,对光的吸收波长长移到可见光区,这时该有机物才能显示颜色。
2)有些基团,如—OH、—OR、—NH2、—NR等,当这些基团与共轭键或生色基相连接,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长长移而显色,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色素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组成。

第8题:

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理论。


答案:
解析:
该理(1)三色理论是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Young,1807)提出的色觉理论,他认为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红、感绿和感蓝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1860年,赫尔姆霍茨( H. von Hehnholtz)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如果一种光能引起三种感受器同等程度的兴奋,那么就产生白色的感觉。其他的色觉经验是由这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 (2) 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确实存在着三种感光细胞,一种细胞能最大限度地吸收450nm的光波(蓝色),一种吸收540nm的光波(绿色),另一种吸收577nm的光波(近似红色),从而支持了三色说。但是,这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对有些色觉现象很难解释。例如,它就无法解释红绿色盲。按照这一理论,红绿色盲患者应该缺乏感红和感绿的锥体细胞。由于黄色是由红和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绍胞的患者不可能具有黄色的色觉经验,但这与事实不符。论认为人的网膜中存在三种独立的感受器,它们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应。

第9题:

简述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活性的原理。


正确答案:纤溶酶原在尿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溶酶,发色底物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释放对硝基苯胺而显色。颜色深浅与纤溶酶活性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活性。

第10题:

发色团学说认为:染料一般是由()组成的。

  • A、发色团
  • B、助色团
  • C、共轭双键
  • D、发色体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