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题目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⑴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它主要包括资金总库法、资金分配法与线性规划法。
⑵负债管理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需要来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来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储备头寸管理方法和全面负债管理方法。
⑶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内容的有( )。

A.资本管理
B.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C.资产负债计划管理
D.流动性风险管理
E.汇率风险管理

答案:A,B,C,D,E
解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内容包括: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资产负债计划管理;定价管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资金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投融资业务管理;汇率风险管理。

第2题: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
(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三)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四)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第3题: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

A.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
B.资产管理理论
C.负债管理理论
D.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答案:B,C,D
解析: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①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③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③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即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第4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银行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防止了银行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资产和负债。
(2)它改变了大银行过分依赖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的做法,使商业银行在寻找资金来源上有了紧迫感,增加了银行的竞争意识。
(3)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银行过度短借长用,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挂钩,减少商业银行过分运用负债管理方法、通过市场借入短期资金来长期使用的风险,有利于银行保持稳健经营。
(4)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5)增强了银行以创造利润为中心的意识改变了过去银行重发展资产规模,较少的考虑这样做是否增加盈利的局面。
(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增强银行的资本金意识。

第5题: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2)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3)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5)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第6题: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

A.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
B.资产管理理论
C.负债管理理论
D.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E.商业性贷款理论

答案:B,C,D
解析: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①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②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③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即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第7题: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重要方法,商业银行如果预测利率上升,可以对应采取负缺口战略。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商业银行的( )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市值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的有效统一。

A.资本管理
B.资产负债计划管理
C.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D.定价管理

答案:C
解析: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市值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的有效统一,是平衡资本配置与风险补偿、提高整体盈利能力的策略手段,是推动资产负债表结构优化、促进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9题:

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


正确答案: (1)由于资产管理理论或是负债管理理论,都是在利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使用,一旦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大,就要采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
①偿还期对称原理,即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对称关系。
②目标替代原理,即认为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中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效用,它们的效用之和就是银行的总效用。因此,可以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这三个目标进行比较和相加,也可以使它们互相替代。
③分散化原理,即银行资产要在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分散,避免信用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④结构对称原理,即动态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与统一平衡,长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短期负债一般用于短期资产,其中的长期稳定部分也可用于长期资产。
(2)根据以上核心思想,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时,主要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方法。利率敏感性分析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的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I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SL)之间的货币差额,即GAP=ISA-ISL,GAP>0,称为正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资产中有一部分来自固定利率负债;GAP<0,称为负缺口,意味着部分固定利率资产来自浮动利率负债;GAP=O,称为零缺口,意味着浮动利率的资产等于浮动利率的负债。
商业银行通过对利率的预测,可以采用不同的缺口战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预测利率上升,可以采用正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下降,可以采用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不变,可以采用零缺口战略。

第10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管理办法有:
(1)资金汇集法。即将各项负债集中起来,按照银行的需要进行分配,在分配资金时常首先考虑其流动性。
(2)资产分配法。即银行在选择资产的种类时,首先考虑负债结构的特点;按法定准备金比率的高低和资金周转速度来划分负债的种类,并确定相应的资金投向。
(3)差额管理法。差额可以分为以利率匹配和以期限匹配形成的差额,以这些差额作为资产与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通过缩小或扩大差额的额度,调整资产与负债的组合和规模。
(4)比例管理法。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各种比例指标体系以约束资金运营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