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交换机的两种帧交换技术。

题目

分析说明交换机的两种帧交换技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用的帧交换方式有以下两种。
(1) 直通交换方式。
当交换机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帧时,检查该数据帧的帧头,得到目标MAC地址后,查找交换地址表,得到对应的目标端口,打开源端口与目标端口之间的数据通道,开始将后续数据帧传输到目标端口上。
直通交换方式的优点: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速度快。
直通交换方式的缺点:
1.不支持不同速率的端口交换;
2.缺乏帧的控制、差错校验,数据的可靠性不足。
(2) 存储转发方式。
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交换机先从输入端口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把数据帧存储起来,再把整个帧保存在该端口的高速缓存中。进行一次数据校验,若数据帧错误,则丢弃此帧,要求重发;若数据帧正确,取出目标MAC地址,查找交换地址表,得到对应的目标端口,打开源端口与目标端口之间的数据通道,将存储的数据帧传输到目标端口的高速缓存上。
存储转发方式的优点:
1.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
2.交换机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错误检测,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在线路传输差错率大的环境下,能提高传输效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交换机采用( )方式和储存转发交换方式两种转发技术。


正确答案:快捷交换
快捷交换

第2题:

交换机收到一个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但是在MAC地址表当中查询不到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交换机会向所有端口广播该数据帧

B.交换机会向数据该数据帧所在VLAN中的所有端口(除接收端口)广播此数据帧

C.交换机会向所有access端口广播此数据帧

D.交换机会丢弃此数据帧


参考答案:B

第3题:

(6)交换机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_______ 地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号进行的。


正确答案:
(6)源【解析】交换机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源地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号进行的。

第4题:

交换机常用的交换技术有以下几种()。

  • A、端口交换
  • B、帧交换
  • C、参数交换
  • D、信元交换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交换机收到一个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但发现在其MAC地址表中查询不到该数据帧的MAC地址,则交换机对该数据帧的处理行为是( )。

A.交换机会向所有端口广播该数据帧
B.交换机会向属于该数据帧所在VLAN中的所有端口(除接收端口)广播此数据帧
C.交换机会向所有access端口广播此数据帧
D.交换机会丢弃此数据帧

答案:B
解析:

第6题:

下列对交换机中交换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一些高端交换机中,交换表通常被保存在CAM存储器中

B.交换表中没有接收帧的目的MAC地址时,交换机用Flood技术转发该帧

C.使用“showmac-addres-table”命令可显示小型交换机的交换表内容

D.交换表的内容包括目的IP地址及其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


正确答案:D
D【解析】在一些中高端交换机中,通常把交换表保存在可编址内容存储器(CAM)中。交换表中没有接收帧的目的MAC地址时,通过Flood技术的广播帧,交换机得到新的MAC地址与其对应的端口号,建立一个新的表项。Cisco大中型交换机使用“showcamdynamic”命令显示交换表内容,小型交换机使用“showmac-address-table”命令显示交换表内容。通过Flood技术的广播帧,交换机可得到新的MAC地址及与其对应的端口号,从而建立一个新的表项。交换表的内容包括:目的MAC地址、该地址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以及所在的虚拟子网。故选择D选项。

第7题:

交换机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___________地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号进行的。


正确答案:

【解析】交换机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源地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号进行的。

第8题: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换机通过对ip的读取来实现转发

B.交换机的是通过广播来学习mac地址

C.交换机通过对帧的源来学习mac

D.交换机通过对帧的目的来学习mac


参考答案:B

第9题: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换机通过对ip的读取来实现转发
  • B、交换机的是通过广播来学习mac地址
  • C、交换机通过对帧的源来学习mac
  • D、交换机通过对帧的目的来学习mac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不属于交换机的交换技术的是()

  • A、存储转发
  • B、快速转发
  • C、数据帧交换
  • D、自由分段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