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责
第1题:
有不少人在三五少年时,见到中老年人的世故和冷漠,对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暗暗立下誓约乃至公开宣称:我将来绝不愿这样,要把青春的锐气保持到暮年。
句中“对”这个介词所管的对象是( )。
A.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
B.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
C.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
D.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
第2题:
第3题:
在"世有觉者,触目而疵之"中"疵"之义为( )
A、有病
B、诽谤
C、批评
D、斥责
第4题:
为缓解旅客情绪,可以在服务对象情绪激动或发牢骚时,教训、反驳、斥责服务对象。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9题:
黄爵滋于1838年提出的()很有斥责性。
《严重漏卮以培国本疏》
略
第10题:
营业员在工作中必须讲(),使用文明用语,耐心解答客户咨询,不准斥责、刁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