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命制度源于周,汉正式确立策为文种。()以后至清改称册书。

题目

策命制度源于周,汉正式确立策为文种。()以后至清改称册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是(  )

A.贾谊《治安策》
B.晁错《削藩策》
C.贾谊《削侯册》
D.晁错《治安策》

答案:A
解析:
政治家贾谊在汉文帝时上《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这一建议虽引起文帝重视,但未能实施。因此,正确答案是A。

第2题:

西周时中央政府颁布制度、法规的文书文体是()

  • A、诰
  • B、命
  • C、典
  • D、策

正确答案:C

第3题:

西周时中央政府颁布制度、法规的文书文体是()

A.诰

B.命

C.典

D.策


参考答案:C

第4题:

策”与“册”两个君命文种有何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是同源相承的文种。

第5题:

策书


正确答案: 是指皇帝用来册封或罢免诸侯王、三公等大臣的王命文书,一般书写在两片相连的竹简上。

第6题:

清代设置的平行文种有()。

A

B

C

D

E


A,B,D

第7题:

经礼主要是在()中形成的。

  • A、君臣权利义务关系
  • B、六经
  • C、策命书
  • D、法律

正确答案:C

第8题:

西周时天子要在太庙举行策命礼,向诸侯授“策”。这反映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策命礼”又称“册命礼”,是周王任命、训诫和赏赐诸侯的册命书,册命文书由太史起草,制成后由内史、尹氏当庭宣读,受命者在左,必有傧相在其右,导引受命者入门于中庭,面向北面听宣。受命后,诸侯要施答谢礼,回到封地后铸造一个祭祀用的铜器,把周王的话铸在上面,受封者世代相传。B项正确。

A项:禅让制,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与题干中“策命礼”的内容不符合,排除。

C项:西周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为最高一层,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级里最低的一层,与题干中“策命礼”的内容不符合,排除。

D项:世袭制,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该项与材料内容“策命礼”不符合,排除。

第9题:

策”正式确立为公文文种是在()代。


正确答案:

第10题:

“策”(策书)作为正式公文后,其用途为()

  • A、立、废太子
  • B、立、废后妃
  • C、立、废王侯
  • D、拜命三公
  • E、罢免三公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