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东方问题。

题目

试析东方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


参考答案:

⑴列强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
《凡尔赛和约》规定战后组织一个赔款委员会。由英法意比四国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斯帕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
1921年3月,伦敦会议,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德国拒绝,协约国决定对德国实行制裁。3月8日,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鲁尔奥尔特。
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20亿美元)。德国抵制赔款——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以财政破产为借口拒缴赔款。
1922年7月12日,德国要求延期交付已到期的1921年赔款额。法反对,英支持。法国希望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尽量削弱德国。英国担心德国经济因赔款崩溃而不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德国的复兴有助于平衡法国;德国的衰落和工人运动兴起可能倒向苏俄。美国因战债而与赔款问题关联。英法准备以赔款来偿还战债。美国意图借赔款问题插手欧洲经济事务。向德国输入资本,可以使德国经济活跃起来,为德国履行赔款提供物质条件,有助于加强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取得赔款问题主导权。
⑵鲁尔危机:
1923年1月9日,赔偿委员会确认德国蓄意违反履行赔偿的义务。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1月13日,德国政府宣布“消极抵抗”。1923年8月13日,斯特莱斯曼取代古诺任总理,决定寻求英美的支持,以对法国施加压力。9月26日,放弃“消极抵抗”。法国面临内外压力,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重新评估和处理赔款问题。
⑶《道威斯计划》:
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设立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财政专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的数目和追回途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在美英、尤其是美国手中。
1924年7月,伦敦会议批准“道威斯计划”。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比军队撤出鲁尔。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1924-1929年德国偿付85亿马克的赔款,获得约135亿的外国投资和借款。德国的恢复与发展,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一定成功,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政治上逐渐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⑷《杨格计划》:
1928年德国要求修改赔款计划:第一,德国根据《道威斯计划》一直偿付赔款,但协约国却仍坚持对德国的财政实施监督,德国政府反感;第二,德国解除了武装,并于1926年9月加入国联,同其它国家享有平等地位,但协约国仍在莱茵区维持驻军,德国企图以履行赔款为条件要求外国军队撤出;第三,德国借口经济困难希望减少1921年4月伦敦会议时确定的1320亿马克的总额。
1929年2月11日,由美、英、法、德、比、意、日等国专家组成的、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
1929年6月7日,《杨格计划》。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为接受《杨格计划》的条件。协约国同意最迟于1930年6月30日前从莱茵兰撤军完毕,比《凡尔塞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4年6个月。1930年1月20日,“杨格计划”正式通过。
1930年6月,协约国军队全部撤出德国领土。德国结束了战后的半占领状态,为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美国则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扩大了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⑸胡佛《缓债宣言》与洛桑会议:
受经济大危机影响,1931年6月20日,兴登堡致电胡佛,声称无力还债。美国意识到,德国经济的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因此对实际上与战债密切相关的赔款问题必须给以重新考虑。
1931年6月20日,《缓债宣言》:从当年7月起“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重申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其它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
英意同意。法国因英德赔款超过所付战债而反对。7月6日,美法协议:德国仍须支付无条件赔款;法国将所得无条件赔款借贷给德国铁路公司;德国缓付的赔款及其利息应自1933年起分10年偿还。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升级。1932年7月9日,《洛桑协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在缓付3年后,应于37年内全部付清,一部分作为国际基金,一部分付于美国。
与会各国还达成一个各国放弃赔款应以美国放弃战债为条件的“君子协定”。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议》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1932年10月,法国带头停止还债。英国在1933年偿还当年应付债款后也开始停止还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约翰逊法案》,禁止向未还清战债的国家提供贷款。
赔款问题最终在极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获得了解决。它使德国从此摆脱了《凡尔塞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2题:

试析分税制的特点。
(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2)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3)各级财政拥有自己独立的主体税种;
(4)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

第3题:

试析《门罗宣言》。


参考答案:

182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G.坎宁邀请美国共同反对俄、普、奥3国“神圣同盟”对拉美各国的干涉,禁止再把拉丁美洲殖民化,得到门罗的赞同。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美国承认并且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
门罗宣言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⑵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
⑶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门罗主义在当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英国在拉美的影响要大大超过美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起门罗主义。


第4题:

试析试析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杂剧的用意。


正确答案: 《四声猿》是徐渭的四部杂剧《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狂鼓史渔阳三弄》、《女状元辞凰得凤》的合称。《四声猿》的得名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徐渭是取猿声哀苦,令人断肠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也有人认为徐渭心目中的猿不仅悲伤,亦能悟法,所以徐渭以这四个短剧,用另一种方式宣扬了人的显示本性的合情合理。可以说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有两方面的用意:
一是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慨叹。在《四声猿》的四个剧本中,应该说《狂鼓史渔阳三弄》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狂鼓史》以历史上祢衡骂座的故事为素材,在阴司由祢衡对着曹操亡魂重演当日骂座的情景。“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的社会实体。而剧中气概超群、才华出众,却沉沦失意、桀骜不驯的祢衡,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祢衡最后被玉帝请去作修文郎的结局,则是科考失意、怀才不遇的徐渭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二是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四声猿》就是徐渭的中夜长啸。《四声猿》写了四件至奇至快之事,除《狂鼓史》阴间骂曹外,《翠乡梦》的破戒与投胎、轮回与度脱也充满了奇异的色彩。而《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木兰和黄崇嘏以女子之身,或驰骋疆场、杀敌卫国,或参加科考、独占鳌头,在当时都是至奇至异之事。可以说,徐渭创作这四个剧本正是“借彼异迹,吐我奇气。”

第5题:

试析农业经营复合化面临的问题。


正确答案: (1)技术问题。为维护地力,如何确定作物搭配,如何共同利用农业机械、水利设施等。
(2)土地问题。一是耕地过于零散;二是耕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排水问题。
(3)劳动力问题。农忙时劳动力紧张,能否建立劳动银行。
(4)市场问题。复合化经营突出区域特色,生产商品的种类多,市场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大市场而言,产地的单一化、规模化较有竞争力。但是各产地间,围绕大市场的竞争将越演越烈。因此,争取地方中小市场的占有率日益重要,中小市场需要小量多品种的商品,这就为复合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5)担当者与组织化问题。复合化经营要求技术水平较高,担当者的培育十分重要。另外,复合化经营不是某一家农户的事,而是要广大农户共同参与,如牲畜粪尿的处理、农业机械、水利设施的共同利用等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复合经营与单一经营所得水平的比较,除设施栽培、养猪等外,土地利用型的复合经营与单一经营所得水平的差不明显。

第6题:

试析样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
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
有专家认为:
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
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
三、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堵塞漏卮’的意义”,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
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本人认为,除以上观点外,洋务运动还起到了如下作用:
1)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洋务派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后来为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巨大贡献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经济管理理念。
3)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

第7题:

试析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而来,那么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推进个体的这种主动建构过程上,而不是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抑或采取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虽然品德发展有其固定的顺序,但现实道德环境中的恰当引导将有助于学生的这种建构过程顺利进行。
为达到上述主动建构的过程,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柯尔伯格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使儿童不断与道德问题相接触的环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接触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地,柯尔伯格提出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1)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柯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抓住道德问题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其关键是要让儿童面对道德上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产生失平衡,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思维方式产生不满,并寻求一种更完整、更高级的道德思维方式。
道德两难问题法基本上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德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上。选择这类道德两难问题是为了引起认知上的冲突。第二部,引起两个相邻发展阶段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不都是在同一阶段内思维的,他们互相间的讨论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在这里,教师要支持和澄清超过这些学生中最低水平的一个阶段之上的观点。当这个观点为学生理解时,教师又提出新的情境向这个阶段的思维挑战,并澄清超过先前发展阶段的那种观点。这样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生矛盾冲突,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2)公正团体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可以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然而,柯尔伯格指出,德育问题并非通过讨论在课堂内就结束了,德育问题往往与整个学校、社区的氛围有关。象偷窃、破坏等问题仅靠课堂讨论很难解决,只能在全校范围通过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逐渐加以改变。因此进一步发展出公正团体法。
所谓公正团体是指能体现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公正团体”以一个集体为教育单位,要求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民主决策与管理,共同制定和执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使成员在这种集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气氛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就是公正团体法。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公正团体,其实施的基本要求是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团体的人数一般在60-100人之间,每周开一次全体大会以进行重大问题的民主商讨和决策。会上教师和学生都有同等的发表意见和投票权。除定期召开大会外,在公正团体内还需要设立指导小组,负责处理不需要全体成员参加的事务;纪律小组则负责处理破坏集体规则的事件,小组成员除了1-2名教师外,其余由学生轮流担当。学生在角色扮演、日常实践中获得对平等、公正等道德原则的普遍理解。

第8题:

试析东方问题。


参考答案:

⑴东方问题是什么?
东方问题最早出现在欧洲协调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腊问题时使用的。其中东方是指欧洲的东方,具体是指奥斯曼土耳其。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东方问题源于土耳其帝国的衰落,所以它的本质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侵略和争夺,以及这种侵略和争夺对欧洲大国均势的影响。
⑵东方问题的由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17世纪开始衰落。同时,随着欧洲资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对外扩张。19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巴尔干以及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黑海是俄国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巴尔干是东南欧的门户。上述两海峡扼守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咽喉。因此,侵占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占领巴尔干,打通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是历代俄国沙皇追求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军事斗争,1744年俄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楚库克——凯尔那吉和约》,这一条约标志着俄国势力在近东地区膨胀的开始,也埋下了东方问题的种子。此后,俄国又多次进攻土耳其,并获得大量利益。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东方问题。东方问题开始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焦点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⑶欧洲列强如何卷入东方问题
在整个19世纪东方问题的争端舞台上,主要国家为俄国、英国、法国、奥地利和统一后的德国。沙皇俄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肢解奥斯曼帝国,蚕食其领土并力求取得独占优势,控制黑海、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以便自由出入地中海。英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保持一个由它控制的表明独立的奥斯曼帝国,维持其庞大的殖民体系中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以保障它在东方特别是印度的权益,并借此控制黑海海峡,遏止俄国势力伸向地中海,为此俄英双方在近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成为19世纪东方问题角逐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法国在近东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利益,其对东方问题的政策通常与英国保持一致。奥地利对东方问题的政策一开始与俄国较一致,双方还曾联合入侵土耳其,但随着双方关系的恶化,奥地利开始与统一后的德国联合推进东进政策,与英法俄在近代展开激烈争夺。
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东方问题对欧洲国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东方问题重要性使欧洲列强均参与其中。东方问题开始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焦点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东方问题的发展在最终摧毁正统秩序和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9题:

试析东方战线的建立。


正确答案: 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间,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建立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所谓的“东方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主要通过一系列战争得以实现:
⑴瓜分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自俄罗斯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击波兰,德波双方力量悬殊而英法又对德进行“奇怪战争”,波兰朝不保夕。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构成了对苏联的威胁,必须保护上述两个地区的同胞。9月18日,苏军在打败波军的抵抗后抵达布列斯特,与侵波德军汇合。苏联这次出兵,不仅占领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而且占领了“寇松线”西边的比亚伟斯托克等地。
⑵发动苏芬战争,夺取北部战略纵深波兰瓜分后,“斯大林急于保护俄国的波罗的海翼侧,以防止暂时的同伙希特勒日后的威胁”。因此,苏联政府对波罗的海的俄国旧时缓冲地区立即加以战略控制。早在1938年4月,苏联就以距苏芬边境32公里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安全为理由,多次向芬兰政府提出要求割让、租借或交换领土的各种方案。两国谈判自1939年10月开始,苏联要求芬兰将边界向北移动二三十公里,苏愿拿出两倍于此的领土作为补偿,同时苏联还要求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30年,允许苏联在此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如此涉及危害方主权的行为,自然不会得到同意。芬兰以这些条件会丧失芬兰的防御能力为由,对此予以拒绝。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了早在1932年就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召回外交人员。30日苏军侵入芬兰,史称“苏芬战争”。虽然芬兰军民奋力抗争,但力量悬殊,经过近三个月激战,芬兰战败。1940年3月12日,苏芬签订和约,“苏联获得近42000平方公里的新领土(约占芬兰国土的11%),从而将苏芬边境向北推进了50公里;苏联并以30年的期限租借了芬兰的汉科半岛及附近岛屿作为军事基地。”
⑶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扩大统治范围1939年九十月间,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立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苏联政府进而分别照会三国政府,指责他们对苏联和苏军不友好,提出三国应改组政府并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三国政府被迫立即接受苏联的全部要求。8月初,这三个面积总计达174000平方公里,人口总共586万的小国也被分别“接纳”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⑷威逼罗马尼亚,让出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最后一个行动是1940年6月26日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并同时“移交”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北布科维纳给苏联。6月27日苏联又照会罗马尼亚,限期罗军在四天内撤出上述地区。罗政府不得不同意。苏军在6月30日进驻完毕。8月2日,苏联宣布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今摩尔多瓦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通过合并这些小邻居,苏联不仅获得了有利的战略地位,还进一步增加了其加盟共和国的数量,但这一切都有违国际基本准则,这些国家的加入并非自愿而是在强迫的基础上的。
总之,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目的是明确的,即确保其西部领土的安全,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然而在获得了这些地区后,并未使苏联更加安全,反而使其在心理上出现了一定的松动,对德警惕不够。“东方战线”的建立,一方面出于私利,苏极大地伤害了周边国家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英法与苏的芥蒂。以致后来丘吉尔上台,改变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实行全力抗德政策,而苏未及时调整与英法关系,从而推迟了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时间。当然,苏联的行动也是由其对其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作出的一种判断,在今天看来,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第10题:

试析政策问题的特点。


正确答案:(1)客观性:客观存在
(2)主观性:主观感受与思维加工
(3)人为性:人类行为结果与利益诉求
(4)依存性:问题系统
(5)动态性:多样解决方案、政策问题与方案、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