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及其意义

题目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及其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感情深刻强烈,格调凄婉。
(2)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情于景,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
(3)善于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理
(4)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烘托气氛,表达感情
(5)语言浅近自然,凝练生动。音韵缠绵连环

第2题:

简述《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表现方面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暢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2)《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又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诗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简洁生动,哲理深而诗意浓。
(3)《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既清新而又醇厚,诗中有许多日常用语,虽造语平淡却有韵味。诗中化用了许多古代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

第3题:

关于《古诗十九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几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东汉后期无名氏作品。

B、《古诗十九首》虽非一人一时所作,但其作者大多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士人,只有少数作品是失意士人所作。

C、《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叙事。

D、对人生易逝的感伤是《古诗十九首》的一大特征。

E、《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阶段的标志。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1)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与思妇的闺愁。有的抒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如《涉江采芙蓉》;有些诗从女性的角度写相思之苦,殷切盼望游子早归,如《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2)表达渴望进入仕途,能够建功立业的壮志抱负。/如《今日良宴会》。一旦在仕途中遇到挫折,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便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及时行乐。
(3)有些诗歌表达希望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使自己扬名后世,追求自身的不朽价值。/如《回车驾言迈》中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4)有的诗歌揭露现实黑暗,抨击末世风俗。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得意者一朝成功,便置同门亲友利益于不顾,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良知。/如《明月皎夜光》说:“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表达出对世态炎凉的怨愤之情。

第5题:

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正确答案: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和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二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深沉的写法,和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典,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借用《诗经·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则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词句;“胡马”、“越鸟”二句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是《小雅》‘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才是恰到好处的用典。本诗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第6题: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色是:()

  • A、重章复沓
  • B、激昂慷慨
  • C、避实就虚
  • D、首尾呼应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五言之《诗经》”。其艺术成就
首先表现在它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上。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其次,《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如《青青河畔草》;或以事传情,如《西北有高楼》,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
再次,《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第8题:

汉代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源流: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此诗歌咏汉文帝时缇萦救父的故事。诗只叙述原委,缺乏形象描绘,《诗品》评为“质木无文”,远远没有成熟。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今存五言诗有名可考者,即有张衡《同声歌》、郦炎《见志诗》二首、秦嘉《赠妇诗》三首、赵壹《疾邪诗》、蔡邕《翠鸟诗》。这些诗颇具情采,说明五言诗已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秦嘉的《赠妇诗》三首,可以说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往往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明月何皎皎》。
(2)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涵咏不尽的艺术效果。
(3)明白晓畅、浅近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是《古诗十九首》语言的重要特色。


第9题: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①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②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③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
④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不仅是汉末抒情文学兴起的产物,也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第10题: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首先是感情诚挚,曲折细腻。此诗的主题是离别。首叙“与君生别离”,抒写与丈夫天各一方的不幸;次写“道路阻且长”,表达难以相会的惆怅;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日缓和忧虑丈夫为人所惑;最后又说离居之思念,并以劝慰作结。情真意切的思念之情,反复咏叹,曲折而细致人微。其次是诗意含蓄,表达委婉。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虽有“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的特点,但毕竟是秀才写诗,明显区别于民歌的俚俗直率,表现出讲求薀藉含蓄的特色。此诗大量化用前人的诗句,这些化用自然而又贴切,透出典雅的气息,同样受到委婉含蓄,耐人回味。诗中还运用了不少的比喻。此外,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显示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总体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