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题目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比较明代建筑木构架与唐宋木构架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

唐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进步,艺术加工真实成熟。斗栱宏大,出檐深远,宏大豪放,屋顶舒展,斗栱受力性质直接表现为建筑美。
宋代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成书。明代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唐代多采用板行与直椂窗,宋代则采用格子门,格子窗,明代基本沿用。


第2题:

佛光寺概述、成就、并以此说明唐代建筑特点。


参考答案:

概述:
①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建于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
②大殿建在低矮的砖石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金箱斗底槽”。内外柱等高,柱身都是圆形直径,仅上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③斗栱中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别明显。柱头铺作外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补间铺作简洁,每间仅施一朵,不用栌斗 ,梁架为明栿月梁;
④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生起曲线;
⑤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显方形,斗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宽大的斗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成就:
①解决了较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出檐(3.96m)的悬挑问题,主要靠斗栱悬挑;
②初步建立了模数化和规格化的技巧;
③梁架采用叠梁式(圈梁)与三角形屋架结合的形式;
④斗栱的结构功能明确(柱与柱之间的补间斗栱解决悬臂问题,柱头上斗栱解决承托悬挑问题),形式不同,作用不同;
⑤体现宏伟雄大、飘逸的唐风。
以此说明唐代建筑的特点:
⑴斗栱雄大,占1/2柱身高;
⑵屋面坡度缓和,出檐深远;
⑶采用侧脚、生起、卷杀;
⑷色彩简单,灰瓦、红柱、白塔;门窗简洁:直棂窗;基座青砖,座低。


第3题: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它建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参考答案:B

第4题:

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 A、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 C、天津蓟县独乐寺
  •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正确答案:A

第5题:

现存体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木构建筑是()。

  • A、山西佛光寺大殿
  • B、山西晋祠圣母殿
  • C、河北蓟县独乐寺

正确答案:A

第6题: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参考答案:A

第7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建筑是何者?( )

A.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B.山西五台南禅寺
C.河北正定隆兴寺
D.西安大明宫麟德殿

答案:B
解析:
①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②五台山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③河北正定隆兴寺建于宋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该寺年代晚得多,且不是唐构;④大明宫麟德殿年代虽早,但非现存。

第8题:

现存最早的单体木构建筑为唐代的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佛光寺大殿的造型特点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面阔7间,进深4间,由内外两圈柱网组成,十分稳固;大殿为单檐庑殿顶,;斗拱宏大有力,其高度相当于檐柱高的一半,屋面坡度平缓,微微向上反曲,屋角也和缓上翘,形成美丽的曲线。

第10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构架建筑是()大殿和()大殿。


正确答案:南禅寺;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