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认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所以他从来没有阅读过任何

题目

奥古斯丁认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所以他从来没有阅读过任何文学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上帝创世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所理解的神与基督教的上帝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赋形于质的工匠,后者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创世者。上帝创世既不需要材料,也不需要工具,甚至连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他仅凭语言就足以产生出整个世界。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写道:“你创造天地,不是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不在空中,也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宇宙之中创造宇宙,因为在造成宇宙之前,还没有创造宇宙的场所。你也不是手中拿着什么工具来创造天地,因为这种不由你创造而你借以创造其他的工具又从哪里得来的呢?哪一样存在的东西,不是凭借你的实在而存在?因此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原罪”与“救赎”在早期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构成了上帝论和基督论之外的第三个重要领域,而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罪”与“救赎”。
奥古斯丁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这种决定论的“原罪”和“救赎”理论使得基督教的人性论像上帝论和基督论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原罪”是先验的和形而上学的罪,而“救赎”同样也是先验地被预定的。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前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后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
(双城论(一)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两种爱组成两种城。爱自己甚至轻蔑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甚至蔑视自己者组成上帝之城。前者以自己为荣耀,后者以上帝为荣耀(二)教会与国家,国家的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奥古斯丁赋予教会很高的地位,认为上帝的恩典要通过教会才能实现,人们只有皈依教会才可能得救。奥古斯丁的双城说突出了教会对宗教事务的自治。但他也强调教会在自己独立的同时,世俗政权在自己的领域内也是独立的。市民既要服从教会,又要服从世俗权威。历史的看,在奥古斯丁生活的年代,教会与国家之间的争斗还未出现,奥古斯丁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他承认世俗权威的存在与作用,而不是主张教权高于王权)


第2题:

奥古斯丁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从普洛丁的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出发,宣称世俗的文艺是信仰的敌人,否定世俗的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错

第3题:

他的毅力很强大,不会()敌人任何的诱惑()动。

A.因为……所以……

B.因……而……

C.为……所……

D.虽然……但是……


参考答案:BC

第4题:

奥古斯丁把“认识上帝”作为哲学入门的向导,他认为上帝是客观存在的。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上帝的存在:
第一,从宇宙秩序方面论证:万物有规律,有一种和谐的秩序,任何人都不能改变而只能在这种秩序下生活,说明必然有一个秩序的安排者,这就是上帝;
第二,从万物等级方面论证:万物分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排列:即由非生物、植物、动物到人等等,人是最高等级,说明必然有一个秩序的安排者,这个安排者就是上帝;
第三,从哲学思辩方面论证:谁也不能否认真善美的存在,每人都可能占有其中的一部分,而不能占有全部,说明全部是存在的,上帝就是真善美本身,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第5题:

经院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神学家( ),著有《神学大全》。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罗杰斯
D.比德

答案:B
解析:
托马斯·阿奎纳(约1225年~1274年)是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的《神学大全》被认为是神学和法律部的权威,被称为“神学界之王”。

第6题:

中世纪早期教父时代的基督教神学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做邪教徒烧死的历史。 殉道者多半死于同志之手而非敌人之手。所以,爱默生说,伟大的有信仰的人永远被视为 异教徒,终于被迫以一连串的怀疑论来表现他的信念。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有信仰的人通常以怀疑论来表现他的信仰
B.有信仰的人多数都死于同志之手
C.真正有信仰的人往往是那些被视为异端的人
D.基督教徒中真正信仰基督教的人不多


答案:C
解析:
C [解析]由“所以”一词可知此文段是因果复句,“所以”之后的内容是文段重点强 调的,A、B、D选项都是对文段片面的理解,“伟大的有信仰的人永远被视为异教徒”才是作者 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C选项最为接近。

第8题:

他坚持认为他的信仰是唯一正确的。(insist)


正确答案:He insisted that his faith is the only correct.

第9题: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神学具有巨大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关于安瑟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
  • B、他是唯实论的主要代表
  • C、他认为理性高于信仰
  • D、他继承了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思想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