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第1题:
A.儒法合一
B.道家
C.黄老学派
D.法家
第2题:
第3题:
A.儒
B.道
C.法
D.杂
第4题: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第5题:
汉代统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儒法并用、阳儒阴法。
第6题:
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B.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发展
C.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D.工商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7题:
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的法律思想。
A儒法合一
B道家
C黄老学派
D法家
第8题:
A、儒、道
B、儒、法
C、儒、墨
D、道、法
第9题:
“礼之所去,刑之所职,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第10题:
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