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杨尺蛾的形态、生物学及其危害特点?

题目

如何掌握杨尺蛾的形态、生物学及其危害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杨尺蛾又名春尺蠖、榆尺蠖,是吉林省近几年新发生的一种杨树和榆树食叶害虫。该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在5月份造成危害。
雌蛾体长7~19mm(毫米),无翅。体灰褐色,腹部各节背面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雄蛾体长10~15mm,有翅。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不明显。老龄幼虫体长22~40mm,灰褐色,腹部第2节两侧各有1个瘤状突起,腹线白色,体侧的气门线淡黄色。
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越夏、越冬。春季成虫开始羽化出土。雄蛾具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静伏在枯枝落叶和杂草间。雌成虫则藏在树皮下、裂缝中以及树枝的隐藏处。卵多产在树干1.5m(米)以下的树皮裂缝中和断枝皮下等处,幼虫5龄。6月中旬前后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蛹于来年春季羽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白杨透翅蛾、杨干象甲和青杨天牛是杨树三种主要检疫枝干害虫,如何区分它们的危害状?


正确答案: (1)白杨透翅蛾:被害枝干有一瘤状虫瘿,在离虫瘿一指处有一羽化孔,通常蛹皮留在坑口处。
(2)杨干象甲:危害处具有刀砍状横裂纹。
(3)青杨天牛:被害处有一倒马蹄形刻痕(槽)。

第2题:

如何识别杨二尾舟蛾?


正确答案: 杨二尾舟蛾主要危害杨叶、也危害柳叶,是杨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在吉林省曾数度爆发成灾。成蛾体长28~30mm(毫米)。头和胸部灰白而微带紫褐色,胸背有黑点2列。腹背黑色,1~6节中央有灰白纵带,其两侧每节各有1黑点,末端2节灰白色,两侧为黑色,中央有黑纵纹4条。前翅灰白色,斑纹黑色,翅面有约10条波状黑纵线。后翅灰白微带紫色,翅脉黑褐色,横脉纹黑色。卵圆馒头状,赤褐色,中央有1黑点。老熟幼虫体长50mm。头褐色,体叶绿色。
胸部背面明显呈三角形向上形成峰突,斑纹为紫红色,向后呈纺锤宽带伸向腹背末端,并有白边;臀足特化成向后延伸的尾角,且有翻缩腺自由伸出及缩进,容易与其它虫种区别。蛹被于椭圆形、灰黑色、极坚实、紧贴枝、干的木质化茧中。

第3题:

雄蛾有白天飞舞习性的是( )的成虫。

A.槐尺蛾

B.舞毒蛾

C.霜天蛾

D.杨扇舟蛾


正确答案:B

第4题:

如何掌握杨扇舟蛾发生和危害规律?


正确答案: 该虫1a(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第2年4月中旬成虫羽化,5月上旬开始出现第1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1个月发生1代,各代危害期为5月、6~7月、8月,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重。雌虫在杨叶上产卵,卵单层块状整齐排列。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群集于叶片,只吃叶肉不吃叶脉,被害叶呈网状;2龄有吐丝卷叶习性;3龄后逐渐分散,卷叶潜藏,夜间外出取食叶肉。第3代幼虫于9月中旬开始下树,在树附近土块或树皮裂缝处结茧化蛹越冬。

第5题:

如何识别杨扇舟蛾?


正确答案: 成虫为中等大小的蛾子。幼虫可危害各品种杨树,是吉林省西部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严重发生时能把成片杨树叶子吃光。成虫体长13~20mm(毫米),淡灰褐色,头顶有一块近椭圆形黑斑,前翅灰白色,顶角有1暗褐色扇形大斑,翅上有灰白色横纹4条。后翅灰褐色。卵半扁圆形,直径0.9mm。初产时为橙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紫红色。老熟幼虫体长32~38mm,头部黑褐色,体上有淡褐或白色细毛,体背灰黄绿色,腹部第2、8节背面中各有1个枣红色大肉瘤,瘤基部边缘黑色,两侧各伴有1个白点;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小肉瘤8个,瘤上生有长毛。蛹体长13~18mm。褐色,外面包有灰白色椭圆形茧。

第6题:

杨扇舟蛾与杨小舟蛾的危害特点有哪些区别?


正确答案: 危害树木:杨扇舟蛾主要为害一至四年生幼树,杨小舟蛾主要为害四年生以上大树;
化蛹场所:杨扇舟蛾除越冬代外,一般在树上卷叶化蛹,干枯叶片卷包在枝上晃来晃去的一般为杨扇舟蛾蛹包。杨小舟蛾一般均下树化蛹。
危害状:杨扇舟蛾卷虫苞,杨小舟蛾是分散危害,一般是危害树嫩梢,特别是树顶梢被吃光的,一般就是杨小舟蛾危害。

第7题:

林内如何识别松皮小卷蛾及其危害状?


正确答案: 松皮小卷蛾属小蛾子,以幼虫为害落叶松的枝干,对幼树产生较大危害。该虫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分布广泛,在人工纯林内发生严重。成虫(蛾子)灰黑色。前翅前半部为黑灰褐色,中间偏下方有1个黑色圆斑,翅外缘黑色,有上、中、下3个白斑点。后翅灰色缘毛比前翅长。卵扁椭圆形,长0.5~0.6mm(毫米),宽0.3~0.4mm。初产时乳黄色,很快变成鲜红色,孵化前暗紫红色。幼虫体长约11mm,头宽0.7~0.8mm。体污白色,头部杏黄色,前胸背板褐色。蛹长5mm,宽1.6~2.0mm,黄色或黄褐色。头顶有黑色刺突2枚。幼虫为害时,形成较宽的坑道,并排出木屑。被害严重的树有流脂现象,成虫羽化时蛹壳向上倾斜留在树皮表面,这是识别松皮小卷蛾幼虫危害的重要特征。

第8题:

雄蛾有白天飞舞习性的是()的成虫。

  • A、槐尺蛾
  • B、舞毒蛾
  • C、霜天蛾
  • D、杨扇舟蛾

正确答案:B

第9题:

如何识别杨圆蚧及其危害状?


正确答案: 对杨圆蚧的识别较为容易。在杨树干上,其雌介壳呈圆形、1.8~2.0mm(毫米),壳点居中或略偏,褐色介壳内圈深灰色、外圈灰白色。雄介壳椭圆形、长1.0~1.5mm,壳点居端,褐色介壳从内向外分为淡褐、黑灰和灰白3圈。初孵若虫长椭圆形、淡黄色、体长约0.13mm,初孵时爬行活跃。在找到适合地点后,开始固定、进食,发育至成虫。
杨圆蚧主要危害杨树。杨树品种不同,对其抗性也不一样。该虫以刺吸杨树汁液方式危害杨树的主干和枝条,受害严重的枝干介壳密布,树叶发黄或变小、收缩,枝条和新干部凹凸不平,严重时树干皮层开裂、梢枯,可致烂皮病侵入、造成全株死亡。

第10题:

简述杨扇舟蛾幼虫的主要危害习性及舟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居性,常数十头或上百头群集在一枚叶片上,并向同一个方向剥食叶肉,使被害叶成网状,2龄以吐丝缀叶成苞,幼虫在其内躲藏,夜间出苞取食。
舟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挖虫蛹,刮虫茧,消灭越冬虫体。还可人工摘卵块、剪除虫苞。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可喷10000倍20%灭幼脲І号杀低龄幼虫;幼虫稍大些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0%杀菊乳油2000倍液,各种舟蛾都有效。
(4)、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敌,如黑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500-1000倍的每ml含孢子100亿以上Bt乳剂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