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壤圈的地位及其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题目

简述土壤圈的地位及其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研究手段。


正确答案: (1)内部圈层(类似鸡蛋结构,主要为岩石固体),主要圈层有: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含软流圈)、下地慢、外核(熔融态)、内核(固体)、洋壳平均~7km、陆壳平均~33km。
(2)研究手段——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边界层反射和折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和物理性质,因此,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于划分地球圈层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波间断面:
1)康拉德间断面,K-面:上、下地壳界面,不连续,大陆地壳才有。
2)莫霍面(Moho),M-面:大洋5-12km深度,大陆30-75km深度,为地壳、地幔界面,纵波由7.0km/s突然升高到8.0km/s,横波从3.8km/s升高到4.6km/s。
3)软流圈:70~220km深度附近地震波的低速层。
4)拜尔勒面,B-面(软流圈底界)。
5)古登堡面,G-面(核、幔分界):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的变化,横波不能通过。

第2题:

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 A、大气圈
  • B、水圈
  • C、生物圈
  • D、土壤圈
  • E、岩石圈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钟繇的书法成就及其它在书法史上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

钟繇,字元常,书法师从刘德升,又学习曹喜、蔡邕而出新体――楷书。《荐季直表》是钟繇最著名的楷书之作,用笔醇厚而雅逸,结体呈扁状,存有隶意,方正中求意趣,在点画的微妙变化中得灵动之姿,回用笔内敛,仍见外拓之形,气息高古,意态茂密,后世习楷者多法此。其楷书为正书之祖。钟繇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书体上进行新的探索,不同于官方的正体隶篆体,在用笔结字上都赋于了新的审美意味。他内涵灵动多姿的用笔,是王羲之萧散书风的渊源之一。为后世的楷书的发展起到了源头的作用。


第4题:

简述地球起源与圈层分异假说。


正确答案: ①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形成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尚无圈层分异。
②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于吸集更多星子使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同时因重力分异、放射性元素蜕变和星体撞击而增温。
③原始地球内部达到熔融状态时,亲铁元素比重大而下沉形成铁镍地核,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大气圈、水圈。
④地球初始圈层分异的时间约在42亿年前。

第5题:

简述地位与角色的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关系。


正确答案: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社会中的人无处不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上,想知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要通过这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认识而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来判断或认识其社会地位,当然有些社会地位是可以比较简单、容易地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而另一些社会地位,其角色的表现就要复杂得多。但是,无论怎样复杂,社会地位总要通过社会角色表现出来,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

第6题:

下列选项关于人类在四个圈层中的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生物圈一部分
  • B、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 C、人类决定四大圈层的关系
  • D、人类与四大圈层均有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第7题:

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 B、水圈
  • C、生物圈
  • D、土壤圈

正确答案:D

第8题:

简述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2)安全生产“五要素”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其中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精神指向。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工作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要条件,是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保障和约束。安全责任是进一步落实安全法制的手段,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安全科技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现代化的工具。安全投入为其他各个因素能够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第9题:

一般说来,在传播者与政府信源的关系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合作关系
  • B、圈层关系
  • C、疏离关系
  • D、分离关系
  • E、同化关系

正确答案:A,E

第10题:

简述地球起源与圈层分异假说(hypothesis)?


正确答案: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形成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尚无圈层分异。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于吸集更多星子使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同时因重力分异、放射性元素蜕变和星体撞击而增温。原始地球内部达到熔融状态时,亲铁元素比重大而下沉形成铁镍地核,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大气圈、水圈。地球初始圈层分异的时间约在42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