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跳根和独头蒜形成的原因?

题目

韭菜的跳根和独头蒜形成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韭菜的跳根


正确答案: 韭菜的新分蘖产生后,便会从其茎盘周围长出新的须根,随着分蘖次数的增加,新植株生长位置不断上移,生根的位置也随之上升,该现象称为“跳根”。

第2题:

国内的佛教徒不吃的食品为()。

  • A、猪肉
  • B、葱、蒜
  • C、韭菜
  • D、芥末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蒜蓉味用的蒜以______为最佳。

A.白皮蒜

B.紫皮蒜

C.独头蒜

D.蒜头


参考答案:B

第4题:

韭菜跳根


正确答案: 新分蘖着生在原有茎盘上,新根着生在老根上侧,侧根的位置不断上移。

第5题:

大蒜形成独头蒜的原因主要是()。


正确答案:播种过晚

第6题:

什么叫“退母”?“独头蒜”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大蒜幼苗期种瓣内的营养逐渐消耗殆尽,蒜母开始干瘪成膜状物,称之为“退母”。
大蒜鳞芽的分化(分瓣)与花芽分化(抽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并在较高温度(15~20℃)和较长日照(日照时数13h以上)条件下,进行分瓣和抽薹。但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理现象:抽薹属于生殖生长的范畴,植株必须经低温春化后,才能抽薹开花。而分瓣则属营养生长范畴,如植株经受低温不足,或营养体过小,仅顶芽分化为鳞芽,遇高温长日照则形成无薹独头蒜。

第7题:

以下不属于佛教禁用的“五辛”的是()

  • A、蒜
  • B、葱
  • C、辣椒
  • D、韭菜

正确答案:C

第8题:

韭菜分蘗与跳根的概念及其关系?


正确答案:韭菜为须根系、弦状根。根群主要分布于20~30cm的土层内,有吸收根、贮藏根和半贮藏根三种, 春季发生吸收根和半贮藏根,并可再发生3~4级侧根,秋季发生贮藏根,粗短,无侧根。 根多着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或边缘,随着短缩茎向上生长,分蘖和根状茎逐渐形成, 根状茎下部的老根陆续死亡(根的平均生理寿命只有1.5年),上部新根不断发生,於是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逐渐向上移动,这种根系逐年上移的习性,即为生产上所称的韭菜“跳根”。

第9题:

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价值?


正确答案:产生独头蒜的原因:
(1)用气生鳞茎和小蒜为种,在鳞茎形成开始时,生长量少;
(2)幼苗生长过程中,水肥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害。
价值:独头蒜所含蒜素更多,性烈温中,是杀菌解毒、治百病的天然药。

第10题:

简述大蒜“独头蒜”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正确答案: 原因:春播蒜过晚,种瓣太小,土壤贫瘠,密度过大,肥水不足等。
对策:不误农时尽早播种,种蒜蒜瓣应选大的,土壤肥力高,保证肥水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