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稻瘟病的发生与栽培技术哪几方面的关系?

题目

说明稻瘟病的发生与栽培技术哪几方面的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与品种有关,要选择抗稻瘟病的品种
(2)与种子带病菌有关,在浸种的时候,要对种子进行消毒
(3)与栽培密度有关,一般过密的田间湿度大,不通风透气易发生稻瘟病,所以密度要适中
(4)与氮肥多少有关,施氮肥多,稻叶生长嫩绿也易引起稻瘟病的发生,为防止稻瘟病,必须掌握氮肥施用量
(5)水的管理,灌水过深,田间湿度过大,稻株表皮组织不发达易感染稻瘟病,所以浅灌,经常晒田,能防止稻瘟病的发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近年来,我国稻瘟病的发生比较严重,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稻瘟病?


正确答案: 1、消灭越冬菌源:(1)及时处理带病的稻草:在大田80℃的水浸泡秧把;稻草充分沤烂腐熟后还田作肥料。2)种子处理:1%的抗菌剂“401”1000×48h浸种,80%的抗菌剂“402”8000×2~3d浸种;福尔马林闷种(稻谷浸20m~30m后淋浇药液(谷种与药液为100:20)后堆置,薄膜覆盖3h(洗净后浸种催芽)和浸种(冷水预浸,吸饱水而未露白时取出凉干,用2%福尔马林液进行处理)。
2、药剂保护:施药适期;药剂种类(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富士1号、可瘟散乳剂等)
3、栽培防治:合理施肥灌水。
4、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5、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第2题:

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简要说明每一方面的含义。


正确答案:信息处理主要包括:
①信息采集 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②信息存储 基本要求是: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处理得当、使用方便。
③信息加工 目的是得到更能反映本质或更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④信息传输 基本要求是:及时、准确、安全。
⑤信息提供 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为:各种计划、统计报表、报告文件。

第3题:

举例说明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的关系。


正确答案: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如用一只脚站立时,由于支撑面小,人体站立 不稳,为了维持平衡稳定,人体必须采取两脚站立,扩大支撑面;而老年人站立或行走 时,为了增加稳定度,防止跌倒,常使用手杖以扩大支撑面。

第4题:

简要说明影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水稻品种本身抗性较弱:如品种抗稻瘟病性能较弱,则容易发生稻瘟病。
二、人为过多偏施氮肥:如水稻施氮肥过多,则稻株生长嫩绿、叶片宽而下披,容易发病。
三、高温高湿天气: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合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10~28℃范围内,温度越高,潜育期越长。病害的发生取决于降雨的迟早与多少。

第5题:

稻瘟病发生条件较多,其中施肥不当,也会导致稻瘟病大发生特别是施()

  • A、钾肥
  • B、磷肥
  • C、氮肥
  • D、复合肥

正确答案:C

第6题:

稻瘟病发生条件较多,其中施肥不当,也会导致稻瘟病大发生,特别是施()。

  • A、钾吧
  • B、磷吧
  • C、氮吧
  • D、复合吧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试以核桃为例,说明生长结果习性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必然联系。


正确答案: ①深根性:要求栽培地区土壤厚度在1米以上
②雌雄异熟性:注意授粉树配置使花期相遇
③雌雄同株异花且雄芽量过多:可人工疏雄增产
④伤流:修剪时期注意,嫁接时期、方法不同。减少伤流方法(时期、早春少灌水、提前剪砧、干基放水等)

第8题:

稻瘟病发生条件较多,其中施肥不当,也会导致稻瘟病大发生特别是施(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韭菜分蘖、跳根特性及其与栽培技术的关系。


正确答案: 韭菜的分蘖属于营养生长范畴,是韭菜更新复壮的主要形式,其过程是,从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分生腋芽,分蘖初期腋芽与原有植株被包裹在同一叶鞘中,随着腋芽生长增粗,胀破叶鞘而发育成独立的植株。植株的营养状况是影响韭菜分蘖的主要原因,而韭菜的播种期、播种量、栽植密度、每年收割次数和栽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韭菜分蘖力的强弱。如播种过晚或播种量太大,当年分蘖量明显减少。若栽植过密,每年收割次数过多或肥水供应不足都将降低植株的营养状况,使韭菜的分蘖次数和每次分蘖株数相应减少。
韭菜的跳根是由于不断分蘖所致。因为分蘖在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发生,新形成的分蘖必然位于原来植株茎盘的上部。当腋芽发育成新植株时,便从新植株茎盘的边缘长出新的须根,故新的须根必然在原有植株根系的上方,随着分蘖有层次的上移,生根位置不断上升,使新的根系逐渐接近地表,这一现象称为“跳根”。韭菜分蘖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跳根快慢的主要因素,每年的跳根高度则取决于每年分蘖次数和收割次数。为避免和减弱跳根对韭菜生长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分蘖力中等的品种,适当加大播种量,提高栽植密度;(2)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采用沟栽,适当深栽,随根系上移及时培土铺粪;(3)增施基肥,深施追肥,避免地表撒施,可延缓跳根速度,延长韭菜寿命,以利持续高产。

第10题:

分析黄瓜植物学特点与栽培技术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黄瓜的根系入土浅,吸收能力弱,但黄瓜叶片大而薄,蒸腾量大,且黄瓜根系脆嫩,好气,积水条件下易沤根,所以黄瓜喜湿不耐干旱且怕涝。生长上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及时灌水或排水。
②黄瓜的茎蔓生,生产上需搭架扶蔓。
③黄瓜花芽分化性型具有可塑性,营养充分,夜间低温,日间强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等均有利于雌花的分化,从而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