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哪些?

题目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入和(或)传播而由官方采取的所有措施。
2)抗病品种的利用:科学利用多抗、主效和微效品种,合理品种布局。
3)农业防治: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调节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4)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拮抗、破坏病原物或利用有益生物促进作物生长,提供作物抗病性,从而控制病害的措施。
5)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清除、抑制、钝化和杀死病原物,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6)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抑制、杀灭病原物或钝化病原物的有毒代谢产物,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A.使用无病繁殖材料
B.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C.加强栽培管理
D.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3)生物防治
A.頡抗作用
B.重寄生作用和捕食作用
C.交互保护作用
(4)物理防治
A.汰除法
B.热力处理
C.地面覆盖
D.高脂膜防病
(5)化学防治

第2题:

抗病品种防治植物病害应注意和解决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了解病害的类型和生理小种的构成;
(2)品种抗性类型的选择,专化性和非专化性品种;
(3)品种的多样性;
(4)品种的合理布局;
(5)合理的栽培措施

第3题: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 )、( )、( )、( )和( )等。


参考答案: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

第4题:

从病理学理论上看,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 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消灭或抑制病原
2.提高寄主抗病性
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寄主

第5题:

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园林植物病害检疫
2、园林栽培技术
3、选择抗病品种
4、生物方法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6题: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等。


正确答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第7题: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和()等。


正确答案: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

第8题:

岩石风化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挖除法:适用于风化层较薄的情况,当厚度较大时通常只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稳定的部分剥除。(2)抹面法:用使水和空气不能透过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粘土层等覆盖岩层。(3)胶结灌浆法:用水泥、粘土等浆液灌入岩层或裂隙中,以加强岩层的强度,降低其透水性。(4)排水法:为了减少具有侵蚀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岩石中可溶性矿物的溶解,适当做一些排水工程。

第9题: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
2、林业技术防治
(1)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2)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适地适树、造混交林
(3)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生态治理的思路:区划、培育和经营有机结合,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3、选育抗病品种
4、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的机制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杭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及交互保护作用等。
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有两类基本措施:
1、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
2、是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10题:

防治植物病害要讲究哪些策略?


正确答案: 首先,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侵染性病害)或寄主植物-环境条件(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防治方法也要针对3个(侵染性病害)或2个(非侵染性病害)方面来选择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涉及到寄主植物-病原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涉及植物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防治思路上要从病三角或病二角出发。对于侵染性病害要创造有利于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生物的环境,提高植物的抗性,尽量减少病原生物的数量,最终减少病害的发生。对于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就是要营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保持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减少植物的损失。一定要改变对侵染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针对病原物选择防治方法的观念。
第二,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要针对病害发生的3个或2个因素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扭转“植物保护就是喷洒农药”的错误概念。
第三,植物病害的发生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表现明显症状时才容易被发现,而且往往到了显症之后就很难控制了。所以,病害的防治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病害发展的特点和弱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而且要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的防治,即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特别要抓前期的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前期不预防,病害高峰时各种农药一起喷,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既没有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又破坏了环境。
第四,新的植物病害防治观念是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即不是将病原苗消灭的干干净净,而是将其控制到一定数量以下,使之不能造成经济损失。
第五,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治措施。良好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比较理想化的概念,任何农业生产过程都是一个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由于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病害发生。因此,还要采取一些生物的方法通过较直接地抑制病菌或调节微生态环境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利用拮抗性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例如,三一专用生物肥就是通过引入微生物区系来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对防治各种由于重茬引起的病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最终达到防病增产的作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制剂在生长季节喷施(如三一专用植物助丰液),但要注意使用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具体使用的时间,以保障生物制剂本身的活力和效力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