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为青少年儿童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的有()A、季节特点;B、项目特点;C、生长发育规律;D、生理和心理特点

题目

可作为青少年儿童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的有()

  • A、季节特点;
  • B、项目特点;
  • C、生长发育规律;
  • D、生理和心理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体育教育管理是指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的()的过程.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监督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理论依据是(  )

A.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B.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C.认识事物的规律
D.人体生长发育规律

答案:C
解析:
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理论依据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3题:

体育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A、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

B、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

C、人体机能的适应性规律

D、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答案;ABCD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认识事物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4题:

针对中学女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讲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
(2)加强体育卫生知识的讲授和宣传
(3)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
(4)适当增加基本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集体舞等教材,满足她们的需要,提高她们的兴趣
(5)注意全面发展女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她们的意志品质
(6)要加强女生相互保护帮助的能力培养

第5题:

简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并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
解析:
  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少年骨组织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二者比例约为5:5。因此,弹性和韧性较好而坚固性较差,虽不易骨折,但易受强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一般到20 ~25岁成年时,骨化完成,身高停止增长。此时骨内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的成分之比大致为3:7。
  肌肉的收缩蛋白和无机盐含量较少,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但疲劳易恢复。15岁之后肌肉开始迅速增长。
  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依照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要培养他们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注意矫正其错误姿势,尽可能选择能够全面发展肢体各部位的运动项目,以避免肢体发育的不均衡。

第6题:

制定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都要以青少年的(  )为基础。

A.学习能力
B.认知水平
C.认知一运动能力
D.心理特点

答案:C
解析:
制定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都要以青少年的认知一运动能力为基础。故选C。

第7题:

简述儿童少年骨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
解析:
  儿童少年时期骨膜较厚,骨外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使骨增粗;长骨的骨骺与骨干之间存在骺软骨,后者不断增生并不断骨化,骨的长度不断增加。一般女子在22岁、男子在25岁之后,骺软骨全部骨化。儿童少年骨内有机物较多,骨硬度较小,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身体的全面训练;(2)采用负重练习时,应注意负荷量,负荷量过大,次数过多,会造成提前骨化,影响身高增长;(3)力量练习不宜过多,而且要与柔韧练习结合,既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又能保持动作幅度,采用柔韧性运动项目,如体操、武术等进行早期训练,可收到预期效果;(4)注意练习场地的选择;(5)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6)适当营养。

第8题:

青少年阶段有哪些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2)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向成熟;
(3)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
(4)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5)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第9题:

做好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基础是()

A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B了解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C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D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A

第10题:

热爱儿童必须(),掌握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给予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 A、发现儿童
  • B、尊重儿童
  • C、了解儿童
  • D、关心儿童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