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状态下解放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运动会是()。

题目

战时状态下解放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运动会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B.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C.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业世博会是在()举办的。


正确答案:日本

第3题:

四川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灯会是()o

A.自贡灯会

B.成都灯会

C.广元灯会

D.南充灯会


正确答案:B

第4题:

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

  • A、30年代上海
  • B、抗战时期上海“孤岛”
  • C、延安解放区
  • D、抗战时期重庆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以()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 A、老子
  • B、荀子
  • C、韩非子
  • D、孔子

正确答案:D

第6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B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D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


A

第7题:

宝丰马街书会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解放区的教育行政机构较抗战时期变化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有了明确的划分。
第二注意提高各级行政机构行政人员的素质,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建立了一定的工作制度。


第9题: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竞技活动。


正确答案:影响最广;国际体育

第10题:

抗战时期党在解放区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晚是欣欣向荣。延安成了当时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在这段时间里,党在解放区办了以下几家重要的报刊:
一、《新中华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5年11月25日,原来在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鉴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势,将《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政府的机关报,迁至延安出版。1939年2月7日,正式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由向仲华、李初黎等主编。
二、《解放》周刊。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由张闻天主持。该刊除宣传党在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外,侧生于发表理论文章。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首先在《解放》周刊发表的。
三、《共产党人》杂志。1939年10月20日在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指出办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四、《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为了集中人力财力办好一份主要的报纸,党中央决定将《解放》停刊,合并《新中国报》与新华社办的《今日新闻》,出版《解放日报》。由博古、廖承志相继任社长,杨松、陆定一等相继任总编辑,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党报。
此外,在陕甘宁边区还办了一批工、农、兵、青、妇和文化团体的报刊,如《中国工人》、《中国文化》、《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边区群众》等。各个抗日根据地也纷纷办起了各种报刊。据统计,仅华北、华中两个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在1939年以前就有700余种小型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