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浮士德》的内容情节叙述错误的是()。

题目

对《浮士德》的内容情节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愚见魔鬼靡菲斯托以前,浮士德博士刚遭遇了知识的悲剧
  • B、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获得了爱情,却毁掉了玛格丽特的一家
  • C、在靡菲斯托的帮助下,浮士德与海伦结姻,并生育了男孩欧福良
  • D、浮士德与靡菲斯托打赌,最后靡菲斯托获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的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


第2题:

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

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C、故事、人物和结构

D、事件、情节和情景


正确答案:A

第3题:

请结合浮士德形象的分析,阐明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参考答案:浮士德是歌德著名作品《浮士德》中的主人公形象。
(1)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的探索者形象。
(2)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沉迷于本能情欲,追求感官的享乐,另一方面又不断超越自我,追求灵魂的自由和寻找人生的真谛。
(3)浮士德是欧洲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一个典型。
(4)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想人们支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人生理想。
总结:浮士德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的一生,浮士德是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

第4题:

奥尔巴赫进行走题叙述的目的是()。

  • A、设置悬念
  • B、丰富内容
  • C、情节起伏
  • D、破失悬念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关于“文哏”说法错误的是?()

  • A、说起来比较文雅,含有知识性
  • B、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
  • C、以叙述为主,有人物行动、戏剧情节
  • D、多以学唱为主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关于《梅雨之夕》,叙述错误的是()

A.几乎没有情节

B.情节曲折而生动

C.注重描写主人公的潜意识

D.以都市为背景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中药药动学研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8题:

所谓“浮士德精神”就是及时行乐。()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9题:

《浮士德》中浮士德是一个:()


正确答案:老博士

第10题:

《浮士德》创作过程及内容结构。


正确答案: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相传浮士德是中世纪一个漫游哲学家或魔术师,他曾将灵魂买给魔鬼,以探求新的生活出路。
很快,关于浮士德的民间故事成了作家们取之不竭的创作题材,歌德之前仅德国就有29位作家采用此题材进行创作,曾把浮士德写成追求知识、立志征服自然的巨人式形象、。但这些作品仍未脱离民间的传统模式,浮士德的灵魂也仍未得救。歌德儿时就看有关浮士德木偶戏和民间故事书,这个传说在歌德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第一部新的著作的雏形。从1770年起,他就构思此部作品。从1773年他开始写作《浮士德》片断的草稿,到1806年第一部完成,1808年第一部出版。1825年开始第二部写作,于1831年7月第二部完成。这部巨著的创作前后延续了60年。在前人的基础上,歌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原故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一方面强调浮士德形象的特点,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故事中的悲剧结局,赋予浮士德传说以全新的意义。
这部作品乃是歌德一生紧张探索的思想总结和艺术总结,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写成,全诗一万余行,共分两部。第一部25场,不分幕;第二幕25场,分为5幕。全剧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作主线,各部分之间若即若离。它的庞大的、复杂的内容是靠着一种内在的因素维系,而固着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这种内在因素,就是浮士德的精神发展史。诗剧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真谛的一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