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题目

简述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训诂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怎样?


正确答案:训诂学与语义学关系至为密切。训诂学是以语义为核心的,解释古书中的字和词的含意是它的主要内容。文字、音韵、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运用,也是服务于解释语义这一基本目的的。语义学是研究词语的意义的一门学科,二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相同,因此,现当代语言学家一致认为二者关系紧密。

第2题:

简述“训诂学”是综合性学科的原因。


正确答案:我国传统语言学统称为“小学”。后来从“小学”里先后分化出了以研究汉字形体为主要内容的文字学和以研究字音为主的声韵学。于是“训诂学”就成了,以研究字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但是,训诂学并不是与文字学、声韵学等学科没看一点关系了。训诂学要研究词义,它就不仅要运用词义学的研究成果,还要运用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字形的分析,达到分析字义的目的。同时,由于字音有时与字义也有一定的关系,训诂学还要运用声韵学的研究成果。有时,对词义的训释还要涉及语法学、修辞学、校勘学甚至考古学等学科,所以说,“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第3题:

简述洪诚总结清人在训诂学上的缺点。


正确答案: 1)训诂学为经学的附庸。他们尽力做注释疏证,把精思所得的见解变成凡例分散在经书注释中,没有写成系统的理论专著。
2)依声破字是合理的训诂法,但是滥用通转,附会穿鉴,是王氏以后训诂的通病。
3)清代几个杰出的小学家懂得语义有古今之变,具有历史观点,但由于厚古薄今,轻视唐以后的轻词俗语,不去作系统研究,虽有不少人积累了资料,但作为语言史的研究是没有的。

第4题:

试论述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训诂学与语法也有密切关系。“训诂学家必须具有文法观念,才能把许多疑义的字句解释得怡然焕然,才能把前代许多增字为释的弊病和结蘜难通的解释扫除廓清。”(张世禄《训诂学与文法学》,载《中国文法载革新论丛》第171页,1958年,中华书局)杨树达《词论•序例》:“凡读书者,有二事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在我国,语法观念产生很早,但独立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却很迟.早在先秦,语法观念与训诂学同时从名学研究中萌发。如《墨子•经说上》分析“且”字的语法作用,秦代就伴随着训诂学而发展,语法问题探讨包含在训诂之中,训诂学家们在解释词义时常常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词的具体意义。
例如《公羊》、《谷粱》二传就已经能从语法的观点上说明内动词、外动词、主动词、被动词,以及词序在前在后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西汉时又出现了虚辞的概念。如西汉毛亨把“且”一类字称为“辞”,随后人们对虚辞认识越来越深入,东汉郑玄改称“语助”,到唐代孔颖达把字分为“虚字实字”,并且开始使用“语法”一词。到了清代,语法已成为训诂的重要内容,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是利用前人的构词法和句法研究的成果来解决古书疑难词义的问题。训诂学与语法学不同,训诂学研究语法,既不是研究某一时期的语法结构也不是研究语法结构的发展变化,而是借助语法知识疏通文意,以便人们读通古书。

第5题: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为目的,实际应用以()为指导


正确答案:实际应用;理论探讨

第6题:

简述训诂学、语义学和词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1)训诂学和语义学、词汇学不能合而为一,这是因为,这三者在研究的范围还是各有侧重,三者的研究方法也不必完全划一,这三者可以成为相互交叉的、关系密切的、然而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三者在它们的发展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在语言学领域里,训诂学应当与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衔接,训诂学理论建设应当大量借鉴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已有成果,而从训诂学中开掘、概括出的理论原理,也必然是对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充实,甚至使这两门学科现有的体系发生重要的变化。
3)训诂学就其时代特点及其既定任务来说,与汉语历史词汇学和历史语义学又是不能等同的。

第7题:

简述训诂学的现实的原则。


正确答案:训诂学要坚持现实的原则,这主要是指在训诂时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是要时时注意从今人的角度出发,以今语释古语,以易释难使我们的训诂能很容易地为今人所接受。
二是要以已知释未知,凡不为今人所了解的词义、句意等,都要用已知的知识想尽办法去解释它,使之成为已知。
三是在训诘时,既要尊重故训,对前人的训诂成果给以充分地肯定,又要认识耕前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因此也不能旨从。要善于发现前人训诂中的错误,敢于纠正旧训诂的弊病,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这样,训诂学才能得到振兴。

第8题:

简述训诂学和修辞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训诂学与修辞学联系也十分紧密,古代书面语言作品,总是在在表达准确的前提下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文章简约、含蓄、生动鲜明,以增强文章的说明力和感染力,训诂要讲明文意,必然要借助说明各种修辞手段来研究古书辞例。古书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很多,如互文、对文、倒文、变文等。训诂学家要通过词面的意义挖掘其中蕴含的文意。以互文为例,所谓互文就是两种事物在意境上或上下文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它是古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使语意含蓄精练,扩大词句内容的作用,汉儒解经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郑玄称之为“互相备”、“互言”等。如《礼记•祭统》:王后蚕于北郊,以人纯服;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郑玄注:纯服,亦冕服也,互言之尔。纯以见缯色,冕以着祭服。”纯服和冕服都是祭祀用的礼服,二者分开来说,是互文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后和诸夫人都要亲蚕于北郊,以供给祭祀用的礼服。

第9题:

简述“训诂学”的实用性。


正确答案:“训诂学”作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要总结前人训诂工作的经验,阐明前人训诘的条例、方法、方式、原则等之外,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普遍通行的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典籍中词句的意义,达到疏通文意.让后人理解的目的。
因此,它固然有理论的研究,但理论研究不是最终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的研究.更好地为解释词句的意义服务,使词句意义的解释更科学、更准确。所以说,训诂学的功用就是要解决古代典籍中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因而它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第10题:

“字”与“词”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字”与“词”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①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字与词是相互关联而彼此区别的两个概念,词是语义的运用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字词关系的对应表现得比较复杂。
②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从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有种种现象。
1.一个字记录一个单词(如水,山等);
2.一个字记录多音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下、社稷等);
3.一个字记录多音语素中的一个音节(如犹豫、玲珑等);
4.一个字记录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诸”是之于的合音词等)。
③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变化的。语言文字的错综变化可能影响相对稳定的形音义关系。
1.因词义引申渐远,分化为新词而文字未变,形成一字记录两词的现象(如朝,本义是早上,后引申为朝代等义);
2.因文字假借而记录了不同的词,形成一字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现象(如角,本义是兽角,假借为古代宫商角徵羽的角,也假借为角色的角);
3.因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异体字,形成多字记录一词的现象(如“哲”,有喆、悊、嚞等异体。);
4.因词义引申或意义使用的范围不同产生文字孳乳现象,形成以不同的汉字记录音义相通的同源词的现象,这些汉字的形体或相关,或不相关(如遘媾篝溝購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字从冓者,谓若交积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