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21年

题目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

  • A、1915年
  • B、1917年
  • C、1918年
  • D、1921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宜言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全盘否定了贵族文学、国民文学和古典文学
D.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新文学理论主张有了长足进展

答案:B
解析:

第2题:

1.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

  • A、1915年
  • B、1917年
  • C、1918年
  • D、1921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

文学革命开始于()年。

A、1917

B、1919

C、1928

D、1911


正确答案:A

第4题:

五四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第5题: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兴起于()。

  • A、1915年
  • B、1916年
  • C、1917年
  • D、1919年

正确答案:C

第6题: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兴起于()。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9年


C

第7题:

论述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正确答案: 内容:1、反对思想陈腐的旧文学,主张文学表现新的时代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和以消遣、游戏为目的的文学,提倡国民文学、
平民文学、人的文学。
3、大量介绍外国文学
意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而彻底的革命,显示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从理论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革新,揭开了现代文学史上反帝反封建文学的第一页。

第8题: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7年
B.1915年
C.1918年
D.1919年

答案:A
解析:

第9题: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五四”文学革命有何偏颇?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的偏颇,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如周作人把《西游记》列为迷信的鬼神书,《聊斋志异》列为妖怪书,《水浒传》列为强盗书,都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胡适认为中国小说好的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中还有许多疵病;中国戏本更在幼稚时代。钱玄同认为中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牡丹亭》也无甚意味。陈独秀对律诗、骈文持否定态度,等等。这种观点,对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优良传统,产生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