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艺资源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试析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艺资源的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倡导者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欧美意象派、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西方的社会进化思想等都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
②借鉴外国文艺运动经验和文艺理论。各种文艺思潮相继有其中国的继承者。
③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直接吸收文学创作经验。西方各种创作方法,成为参与五四文学革命作家创作的直接创作资源。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答案:C
解析:

第2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正确答案: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

第3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参考答案:C

第4题:

五四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第5题:

试析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艺资源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倡导者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欧美意象派、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西方的社会进化思想等都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
②借鉴外国文艺运动经验和文艺理论。各种文艺思潮相继有其中国的继承者。
③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直接吸收文学创作经验。西方各种创作方法,成为参与五四文学革命作家创作的直接创作资源。

第6题: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宜言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全盘否定了贵族文学、国民文学和古典文学
D.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新文学理论主张有了长足进展

答案:B
解析:

第7题:

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与动员令的文章是写的()。


正确答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第8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先进的西方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为指导的文学革命猛烈冲击了封建主义旧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迅速传播奠定了()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中国新文艺

第9题: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多次用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来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赢得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美誉。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