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服以“()”辨别文武官和级别,文官用(),武官用()。

题目

明代官服以“()”辨别文武官和级别,文官用(),武官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代武官服的补子上一品文官以仙鹤为图案,一品武官的图案是()。

A.彪

B.狮子

C.老虎

D.豹


参考答案:B

第2题:

明代补子以动物作为标志,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规定源于何时?


参考答案:

武则天当朝期间出现了一种新型服式,即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员袍上绣以各种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第4题:

清朝时期,台湾的文官、武官任期是()。

  • A、三年
  • B、文官三年,武官四年
  • C、四年
  • D、文官四年,武官三年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明代的发明,即在官服中加缀图案,设计以示品级区别。文官绣(),武官绣()。


正确答案:补子;禽;兽

第6题:

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风尚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清朝文武官员的官服上都绣有鸟兽图案,它是代表官阶的高低,请问一品文官绣的是:()

  • A、孔雀
  • B、锦鸡
  • C、鹤
  • D、鹭鸶
  • E、雁

正确答案:C

第8题:

阐述明、清两代文、武官员的官服特点,其补服的区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明代大致为正方形,高36.5cm,宽34cm;清代贝子以上皇亲,补子用圆形,绣龙蟒,其余皆方形,尺寸比名略小,在29cm之间。2,明补子是织在大襟袍上,补子前后都是整块;清缝在对襟褂子上,前片都在中间剖开,分成两个半块。3,明补子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规定图案,无彩绣蟒的比较少见,四周一般不用装饰。清补子则大多用彩色,底子颜色很深,有钳色,黑色及深红,补子周围全部饰有花边。4,明文官补子除风宪官,二品锦鸡兽,三品孔雀谱外,其余的禽兽织绣为一对;清补子是单只。


第9题:

清朝时期,台湾的文官、武官任期都是四年。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宋代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高。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