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题目

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提倡自由平等地讨论问题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三)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四)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
(五)报纸副刊的革新——北京《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被称为四大副刊。
(六)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起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第2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⑤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3题:

我国当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1)统筹城乡发展。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2)统筹区域发展。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人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要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要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6)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要收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7)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堅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4题: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


正确答案: I、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五四运动后,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920年5月,首先在上海成立了的共产党发起组,对外称马克思研究会。接着,北京、武汉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当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运而生。
II、代表性的刊物及其简要介绍:
①《新青年》(改组后的)1920年,《新》迁至上海,从第八卷第一号起,脱离原先的群益书店,成立新青年社,作为独立机构。改组后的《新》,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它仍旧保持原来的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用他们的来稿,这样既争取了原来的民主主义作者读者逐步跟上来,同时也避免了反动当局的注目。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新》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烈、团结许多人从民主注意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的准备。
②《共产党》秘密出版的刊物,由李达主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宣传: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特别是俄国的情况。2)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劳动界》、《劳动音》等工人报刊的出现。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了一批极有影响的工人刊物,主要有《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这是我国第一批以工人为读者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报刊。他们的出版背景,基础,宣传总之和读者对象都基本相同,所以被称为兄弟刊物。这批工人报刊的出现,标志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经开始同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

第5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正确答案: (1)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扩大信息量;
(2)在报道形式上,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被广泛用到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
(3)新闻媒介注意改善自身结构,形成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介鼎足之势;
(4)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
(5)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6题:

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正确答案: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7题:

新闻事业有哪些基本特性


正确答案: 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在阶级社会中,它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它在经营上实行企业化管理,遵循经济与市场规律。
新闻事业具有社会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信息传播及社会舆论机关具有社会属性。
阶级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具有阶级属性。
经济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实体具有经济属性。

第8题:

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群众性原则;媒体以党报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并存的格局;传媒国有制性质;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9题:

你认为新闻事业是否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为什么?如何认识我国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正确答案: I、新闻传媒产业问题:传媒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具有相对垄断性。传媒业的文化新闻属性使得它往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而形成政策性垄断,这使得传媒具有相对较强的垄断性。此外,传媒业还有良好的增值性和独特的赢利模式。传媒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时期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赢利。
II、我国的新闻产业问题:由于新闻单位仍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因此新闻单位的资产仍是全额的国有新闻资产。虽然新闻媒体的实际操作有了许多尝试,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闻媒体作为事业单位,仍由国家拨款维持运营,实行预算管理制。虽然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独立核算制是从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发展过来的,而至今大多数新闻媒体仍然接受国家财政预算的拨款。这样即使是一些企业通过协办、理事会、赞助等方式对新闻单位投入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也不能作为资本投入,通常是作为广告费用,新闻单位只能刊登广告作为回报,出资人并不具有投资人的资格,因此也无法享有投资人的权益。

第10题: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 黄远生的贡献: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
①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它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他的纪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
②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对袁世凯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
③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
④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提倡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而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然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却十分浅近,且不拘一格。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文体,用日记的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
在新闻思想方面:
黄远生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四能的典范,因此,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实践较短,却能成为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