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急性腹痛的救治原则。

题目

简述急性腹痛的救治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急性腹痛的病因虽然不同,但救治原则基本相似,即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积极地对因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切断毒源,脱离染毒环境,尽快清除体内外毒物及毒性代谢产物;活性炭吸附、催吐、洗胥(6~8小时内)、导泻、灌肠、清理皮肤黏膜黏附的毒物、清除呼吸道毒物、利尿、血液净化治疗、中和解毒治疗等。(2)抢救生命体征,涉及心肺脑复苏及对症综合处置。(3)明确中毒时间、品种、剂量,实施特种解毒治疗。(4)防止毒物迟发效应及并发症发生。

第2题:

简述对急性中毒人员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 急性中毒的病情发展急骤、变化快、抢救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措施正确。救治原则主要是阻止毒物继续作用于人体及维持生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止毒物对机体的侵入,消除毒物。包括及时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清除存在胃肠道内、皮肤表面、眼睛等处的毒物。
第二阶段:复苏和稳定生命体征。当毒物侵入机体、产生危及生命的全身性反应时,要迅速缓解威胁生命的中毒反应,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量氧气,呼吸心搏停止时及时施行心肺复苏术。
第三阶段:及时正确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第四阶段:对症和支持疗法(医院内科治疗)。

第3题:

急性心衰的救治原则不包括()

A、纠正缺氧

B、利尿

C、镇静

D、通畅呼吸道


参考答案:D

第4题:

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1)氧疗:①Ⅰ型呼吸衰竭:短时间吸入氧浓度为50%-60%或更高浓度的氧,以尽快纠正缺氧,待Pa0升至60mmHg以上后,将氧浓度降至50%以下,以防氧中毒、吸收性肺不张等并发症。②Ⅱ型呼吸衰竭: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35%。该型呼吸衰竭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主要是由于肺泡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呼吸驱动主要依靠低氧,单纯提高氧分压反而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必要时机械通气。
(2)呼吸兴奋剂:可兴奋呼吸中枢,刺激通气,适用于轻度呼吸衰竭。
(3)机械通气:可维持适当的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耗。
(4)病因及对症治疗。升至60mmHg以上后,将氧浓度降至50%以下,以防氧中毒、吸收性肺不张等并发症。②Ⅱ型呼吸衰竭: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35%。该型呼吸衰竭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主要是由于肺泡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呼吸驱动主要依靠低氧,单纯提高氧分压反而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必要时机械通气。

第5题: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第6题:

急性肺水肿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①降低左房压和/或左室充盈压。②增加左室心搏量。③减少循环血量。④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⑤保证气体交换。

第7题:

简述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急性腹痛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变化快.病情重.先腹痛后发热等特点,大多属外科范围。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慢性腹痛具有起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等特点,大多属内科范围。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肝脓肿.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细菌性痢疾等。

第8题:

急性苯中毒的救治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畅通;②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③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第9题:

简述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急救治疗,应当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一要防止声门痉挛、喉头水肿的发生,采用2%碳酸氢钠、10%异丙肾上腺素、1%麻黄素雾化吸入,呼吸困难严重者及早做气管切开。
第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激素,并适当限制输液量。发生肺水肿则应吸氧并用抗泡沫剂10%硅酮或20%~30%乙醇于氧化湿化瓶吸入,及早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于10%葡萄糖100~200 ml静脉滴注,以减少血管通透性。神志躁动不安,可用异丙嗪25 mg肌注。
第三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对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出现脑水肿,要限制液体输入量,降低颅压,采用20%的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 ml,静脉注射或快滴,并用三磷酸腺苷20 mg肌肉或静脉注射,谷氨酸钠等以保护脑细胞。
第四对引起血红蛋白变性的毒物,则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苯的硝基化合物应及时注射亚甲兰(美兰)或硫代硫酸钠;对氰化物迅速吸入亚硝酸异成酯,或3%亚硝酸钠10 ml注射,再注射硫代硫酸钠;对一氧化碳可用高压氧或吸氧。第五防止溶血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对砷化氢采取早期吸氧解毒及利尿,如尿毒症明显可腹膜透析或人工肾透析。除了这五项主要症候外,可按病因特效解毒药及一般临床对症治疗。
(2)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若衣物的污染面或污染物毒性较大,应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在脱除受污染的衣物时扩大皮肤的毒物污染面。),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 min,冲洗越早、越彻底越好,然后用肥皂水洗净,以中和毒物的液体湿敷。皮肤吸收中毒的过程,往往有一段时间,要注意观察清洗是否彻底。苯胺清洗不彻底,一定时间后出现发绀,即口唇和指甲明显青紫,需吸氧并注射亚甲兰(美兰)缓解复原。不能认为已经过清水冲洗便不再有中毒发生。黄磷清洗后还要在暗室内检查有无磷光。灼伤皮肤要按化学灼伤处理。
(3)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进行以下救护。
①催吐。催吐在服毒后4h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空腹服毒者可先口服一大杯冷开水或豆浆后催吐。呕吐时头部低位,对昏迷、痉挛发作,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以及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②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中毒,有催吐禁忌症者慎用。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敌百虫及强酸不要用碳酸氢钠液,内吸磷、1605不要用高锰酸钾。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ml,以免把毒物冲入小肠;应反复洗。并通过鼻腔留置胃管一定时间,以便吸出由胃排泄的毒物。
③清泻。口服或由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对脂溶性毒物,忌用油类导泻剂,口服腐蚀性毒物者禁用。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第10题:

请简述现场急救医疗救治原则和措施


正确答案: 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毒物及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
具体如下:
(1)、尽快将中毒者救离事故地点,移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发生化学品泄漏后,应立即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隔离毒物污染区。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迅速搬移到空气新鲜场所,避免活动和紧张;解开衣领,卸去假牙,清除口腔异物和呼吸道堵塞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用简易呼吸器和急救用吸痰器,以利于呼吸道吸入的毒物自呼吸道排出;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对吸入刺激性气体者,不论当时有无症状,都应安排安静休息,密切观察一个阶(48~72h),防迟发性肺水肿发生。
(3)、清除毒物当化学物污染衣服、皮肤时,应尽早脱去污染衣服,用流动清水及时冲洗污染的皮肤,对于可能引起化学性烧伤或能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更要充分洗,特别是皮肤皱褶、毛发处,冲洗20―30分钟,并根据情况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如有毒物或引起眼睛灼伤时要优先迅速冲洗。当发生口服毒物的情况时,如摄入毒物者清醒,可于现场以手指、压舌板、羽毛、绵棒、卷纸或其他钝物刺激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催吐;也可先服牛奶或蛋清加水混合液200ml,然后加以催吐,但口服腐蚀剂或惊厥、昏迷休克者禁用。此法简单易行,在任何场合均可进行,引起呕吐较快,食物和毒物大颗粒可顺利排出,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胃排空不够彻底,受方法本身或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效果的差别较大。
(4)、危重的中毒者必须在现场处理后方可送上级医院,如呼吸困难或停止应立即给氧与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送医院途中需有经验医护人员陪同;
(5)、如明确是什么化合物中毒时,立即用特殊的排毒剂与特效解毒剂;
(6)、抢救人员必须同时迅速控制中毒化学物的来源,防止再中毒;
(7)、在急救的同时加强护理与卫生宣传,防止医源性疾病;
(8)、救护者做好自身防护,如佩戴有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与供氧面具,系好安全带。对存有窒息性、刺激性气体的现场应先通风,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但施救者应戴防毒面具,系安全带,再进入现场施救,以防止更多的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