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与厚朴麻黄汤证有何异同?

题目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与厚朴麻黄汤证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二方均治寒饮郁热证,两方均用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麻黄,石膏;均能宣肺化饮,兼清郁热;主症均表现有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饮郁化热,热势较轻,脉浮仍紧。厚朴麻黄汤证为寒饮郁热,热郁较重,邪盛于上而近于表,故以小青龙汤减桂枝之辛温及芍药、甘草之甘缓,加厚朴、杏仁以降气消满,小麦安中养心。全方共奏散饮除热,止咳平喘之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治用

A、小青龙汤

B、射干麻黄汤

C、小青龙加石膏汤

D、越婢加半夏汤

E、厚朴麻黄汤


参考答案:B

第2题:

治疗哮病肺肾两虚证,应首选

A.桑白皮汤

B.麻杏石甘汤

C.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D.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E.泻白散


正确答案:D
桑白皮汤用于哮病肺肾两虚证。

第3题:

寒饮郁肺的咳喘,治用

A.射干麻黄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越婢加半夏汤

D.厚朴麻黄汤

E.泽漆汤


参考答案:A

第4题: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治宜选用()

  • A、小青龙汤
  • B、厚朴麻黄汤
  • C、小青龙加石膏汤
  • D、射干麻黄汤
  • E、越婢加半夏汤

正确答案:D

第5题:

试述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越婢加半夏汤证、射干麻黄汤证在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证治方面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三方相同点:病机均为内饮外寒,内外合邪,肺失宣降。在症状上都有咳而上气,即咳逆喘促。不同点:(1)病因病机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与痰饮相结;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与内饮相结;射干麻黄汤证为寒饮郁肺。
(2)证候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为热重于饮,喘重于咳之肺胀,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咳喘重,目如脱状,口渴汗出,脉浮而大;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为饮重于热,咳喘并重之肺胀。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身痛,咳喘,烦躁;射干麻黄汤证为寒饮郁肺,痰气相击。症状表现为恶寒无汗,咳喘气迫,喉中痰鸣,脉浮紧。
(3)治则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治宜宣肺泄热,降逆平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治宜解表化饮,清热除烦;射干麻黄汤证治宜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第6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见喘症?

A、麻黄汤证

B、桂枝汤证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E、小青龙汤证


答案:B

第7题:

试述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 二方证均由水饮为患,均以咳喘为主症,均以寒饮夹热为主要病机。不同之处在于:
①病机不同。厚朴麻黄汤证为寒饮夹热迫肺,病位近表偏上;泽漆汤证为水饮内结生热,病位偏里。
②主症不同。厚朴麻黄汤证见咳喘,胸满,烦躁,不能平卧,口渴,脉浮数;泽漆汤证见咳喘,胸中引胁痛,小便不利,脘痞,身肿,脉沉细。
③治法不同。厚朴麻黄汤证治宜宣降散饮除热,止咳平喘;泽漆汤治宜逐水通阳,止咳平喘。

第8题:

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治宜选用( )

A、小青龙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厚朴麻黄汤

D、射干麻黄汤

E、越婢加术汤


参考答案:D

第9题:

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厚朴麻黄汤四方中共有的药物是()

  • A、麻黄
  • B、石膏
  • C、厚朴
  • D、半夏
  • E、五味子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麻杏甘石汤证病变重心在邪热壅肺,故其辨证要点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病机为邪热壅肺。治法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内容见前。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
其鉴别要点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