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水气病的分类、病机及其主要脉证。

题目

试述水气病的分类、病机及其主要脉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胃反的病机和证治。


正确答案: 胃反又称反胃,翻胃,是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食物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属呕吐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虚寒之气上逆,导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由于脾胃健运失职,不能化气生津以滋润肠道,还可见心下痞硬,大便燥结如羊屎。治用和胃降逆,补虚润燥,方用大半夏汤。方中半夏降逆散结,人参补虚,白蜜润燥。

第2题:

试述大陷胸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大陷胸汤证的主证是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病机是邪热内陷与有形水饮相结于胸胁。治法是泻热破结,攻逐水饮。方用大陷胸汤。药用大黄、芒硝、甘遂。

第3题:

试述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病机特征。


参考答案: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衃血”等。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外伤、六淫之邪、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气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包括气虚致瘀、气滞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和津亏致瘀病机;脏腑主司血液运行功能失常,是形成瘀血的中心环节。此外,疾病失治、治疗不当,或久病入络,亦可形成瘀血。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①阻滞气机:气能行血,血能载气。瘀血停滞脏腑经络,或血行不畅,易于阻滞气机,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因此,瘀血常与气滞并见,而气滞又可加重瘀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为错综复杂的疾病。②瘀塞经脉: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可致血运不畅,或血行停蓄,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局部可出现疼痛,癥积肿块,甚则坏死;经脉瘀塞不通,血液不得归经,血逸脉外,则可见出血等病变。③伤及脏腑:瘀血停滞脏腑,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出现各种症状。例如,脑部瘀血,则可致灵机混乱,神志失养,发为癫狂;心血瘀阻,可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心前区隐痛或绞痛阵作,或引左臂内侧而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肺部瘀血,可见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咳血,或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瘀血留着肝脏,结于胁下,渐成癥块,可见胁胁刺痛,腹胀纳呆等等。
此外,瘀血不去,影响血液运行,脏腑生理功能异常,可致新血不生,出现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作用的临床症状。

第4题:

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正确答案:太阳中风主症:
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
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
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
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
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
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
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
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
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
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第5题:

试述温病实证痉的表现及其病机。


正确答案:实证痉厥的表现: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同时可见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等。病机:多为邪热炽盛,热极生风,筋脉受灼而致肝风内动,可见于温病气分、营血分阶段。若并见壮热、口渴、大汗、苔黄者或便秘腹满,为阳明热盛或热结腑实,引动肝风;若并见壮热、咳喘、汗出、苔黄者,为肺(金)受灼,肝(木)失制而风从内生,肝风内动,又称为“金旺木囚”;若并见灼热、昏谵、舌绛等,为心营热盛,或血分热盛而引动肝风。

第6题:

试述水气病与痰饮病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水气病与痰饮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气病与痰饮病两者都是水液潴留于体内所引起的疾病。痰饮病是水液停蓄人体局部为病,一般不浮肿,小便异常变化不明显。水气病则因水液泛溢于全身,以浮肿为主症,多兼小便不利。但二者在一定阶段可同时并见。痰饮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可并发水肿。如溢饮,属水饮泛溢肌表四肢,身体疼重,严重时可出现浮肿;又如支饮以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亦可出现浮肿,转为水气病。

第7题:

简述少阴病的分类及其病机和治法。


正确答案: 由于少阴在生理上连系水火两脏,内寄元阴元阳,因此,邪入少阴,既可伤火脏,损伤人体之阳,也可伤水脏,耗伤人体之阴,从而出现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不同性质的类型。少阴寒化证的主要病机是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治宜扶阳抑阴,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剂。少阴热化证的主要病机是心肾阴虚,心肾不交,治宜育阴清热,代表方剂是黄连阿胶汤。

第8题:

试述少阳病的提纲证及其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少阳病提纲证即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属胆,胆腑内藏胆汁,主枢机而内寓相火。病人少阳,邪客半表半里,胆热上蒸,胆汁上逆则口苦;胆热灼津,津液不足则咽干;手足少阳之脉起止于目锐眦,且胆与肝合,肝开窍于目,胆火循经,上扰清窍,则头目晕眩。以上三症皆足少阳胆腑有热之征象,概括反映了少阳病胆火内蕴,伤津上扰的病机特点。

第9题:

《伤寒论》阳虚水气有哪些证候类型?分述各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比较典型的阳虚水气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心阳虚,水停下焦证:见于65条。由太阳病误治损伤心阳,失于温煦,寒水停于下焦所致。临床以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伴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②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67条。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温运失司,则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而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③胃阳虚弱,饮停中焦证:见于356条。由胃阳虚弱,饮水过多难以输化,而水饮停蓄于胃中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④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82、316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损伤肾阳、或少阴肾阳虚弱,温煦失司,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头眩心悸,腹痛下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真武汤温肾阳,利水气。

第10题:

试述霍乱病之四逆汤证、四逆加人参汤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在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区别。


正确答案:三者皆属霍乱病阳衰阴盛之证,故其证治大同而小异。异之所在:四逆汤为真阳虚极,亡阳脱液,但以亡阳为主,临床表现为既吐且利,下利清谷,大汗出,手足厥冷,发热 恶寒,小便清长,四肢拘急,脉微欲绝。治可先用四逆汤回阳救阴以摄阴,不效可再投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四逆加人参汤证证为阳亡液竭,其证以“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为特点。本证虽属亡阳脱液,且有无物可下而下利自止,但并无汗出、四肢逆冷、四肢拘急不解,虽见脉微而未欲绝,说明亡阳不至太重,且阴阳格拒之势未成,故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生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亦为阳亡液竭,但其病情较四逆加人参汤证更重,故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等症,治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益阴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