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题目

简述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四环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四环素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涨、腹泻等,这是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造成的,宜饭后服药或与食物同服。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是长期应用四环素类药所致。
  常见的二重感染为①真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表现为鹅口疮、肠炎,可用抗真菌药治疗。
  ②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可引起剧烈腹泻,从而导致失水、休克并有生命危险,此时应立即停药,并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孕妇、乳母及八岁前的儿童禁用此药。
  (4)肝、肾毒性,长期或大量应用会引起肝、肾损害,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第2题:

简述强心甙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1)预防
①避免诱发中毒因素:如低血钾、高钙血症、低血镁、肝肾功能不全、肺心病、心肌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②注意中毒的先兆症状: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低于60次/分),色视障碍等,一旦出现应停药(或减量)并停用排钾利尿药。
③用药期间酌情补钾。
④注意剂量及含用药的影响,如排钾利尿药、糖皮质激素等。
(2)治疗
①停用强心甙及排钾利尿药。
②酌情补钾,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慎用,因钾离子抑制房室传导。
③产生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除补钾外,尚可选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普萘洛尔。
④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选用阿托品。

第3题:

简述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1、过敏性休克:在注射后数分钟或半小时至2小时内出现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冰凉,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发生生命危险,应使患儿平卧,头部放低,安静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有条件时应吸入氧气,病情稍稳定后应速转医院治疗。 2、晕厥:儿童常由于空腹,疲劳,室内闷热,情绪紧张或恐惧等原因,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轻者心慌,恶心,手足发麻等,重者面色苍白心跳加速,恶心,出冷汗手足发凉,应马上平卧,头低,安静,饮用糖水,短时间内可恢复。 3、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服用抗组胺药即可。 4、扩散。免疫功能缺陷或功能低下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

第4题:

简述四环素类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四环素类的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这是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造成的,饭后服药或与食物同服,可减轻反应。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是长期应用四环素类药物所致。
常见的二重感染为
①真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表现为鹅口疮,肠炎,可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②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此时应立即停药,并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孕妇、乳母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此类。
(4)肝肾毒性,长期或大量应用会引起肝肾损害,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第5题:

简述长明灯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当天然气/空气混合物比例没调好时,可能在点火管内出现一股火苗,此时应首先关闭点火器入口的丙烷气源,以免火管过热;若天然气/空气混合物没有点着,将通过改变天然气/空气的压力来控制,进而调节天然气/空气的流量;若进入空气太多,点燃后将听到爆炸声,通过调节空气压力来改变空气量

第6题:

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强心苷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等及黄视、绿视症等;
  (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中毒的防治:(1)明确停药指征及时停药;
  (2)避免各种诱发中毒的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和缺氮等。中毒的治疗: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应采用钾盐、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出现缓慢型心津失常或传导阻滞者用阿托品,严重中毒者可用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段。

第7题:

简述红霉素抗菌特点、抗菌机制和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稍广,对阳性菌及某些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属于抑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不良反应为:
①局部刺激,胃肠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饭前后一小时服药为宜。
②肝损害,依托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等,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第8题:

简述阿斯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主要药理作用:①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
  ②影响血栓形成。
  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形成。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将药片嚼碎饭后服,同服抗酸药或用肠溶片,胃溃疡者禁用

第9题:

简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麻醉药物,处理措施:严防静注过快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偶见荨麻疹。对症处理。
(2)司可林,处理措施:心律失常,窦缓,高血钾,眼压、胃内压、颅内压增高;吸氧及对症处理。偶尔可见到恶性高热,死亡率极高,以对症为主。如肌松作用时间延长,持续加压给氧,直到自主呼吸恢复,半小时以上不恢复者可行气管插管,同时积极寻找病因。

第10题:

简述青霉素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不良反应表现为:
1.刺激性:中枢刺激症状如头痛、肌震颤、呕吐等,局部刺激症状如硬结或红肿、剧烈疼痛。
2.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粘膜和血清样过敏,重者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防治措施为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禁用。
②皮试:初次用药或停用3日后均做皮试。
皮试方法:在前臂内侧区皮内注射青霉素0.05-0.1ml(浓度为100-200U/ml),20分钟后观察,若局部出现红肿或有伪足,其直径超过1cm为阳性反应。
3.抢救: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方法为迅速肌内或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1.0ml,也可用1mg药加入葡萄糖静滴,可配合吸氧、人工呼吸、升压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措施。
4.应用青霉素类药需临用时配制,一般不采用局部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