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氧耗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影响氧耗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发酵过程需氧和供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需氧及供氧是因果相联和互为影响的统一体,所以在这里合并讨论。
(1)由于菌体特性不同,摄氧率不一样,因为给以不同的供氧条件。
(2)因菌龄不同,呼吸强度不一样,供氧也就不一样。由于菌丝浓度不同,通透性不一样,也影响供氧效果,因此,也要相应采取增加或减少供氧措施。
(3)培养基成分和浓度影响菌体生长速率,也相应决定了需氧不同,需氧不同就要采取不同供氧措施。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还直接影响氧的传递和溶解,即影响氧的供给。浓度大,黏度大的培养基应相应增加供氧量。
(4)泡沫影响氧的传递和溶解,应采取措施使泡沫减少,有利于氧的传递和溶解。但使用化学消泡剂要适量。
(5)空气的流量、流速及空气分布器结构影响氧的传递和溶氧水平。空气流量是溶氧量的前提条件,但空气流速的确定同搅拌器的形式及叶片的多少有关。搅拌叶少,转速低时,如果流速大。气流成大泡在轴周围溢出,溶解率很低,气流速度较小时,采用环装分布器,有增加溶解速率的作用。当流速大时,直管式器可使培养液形成更大的剬流状态,与环装效果相似。所以目前许多工厂为了减少物料堵塞,避免污染,采用支管式反不器。
(6)搅拌器对于促进发酵罐内空气与物料及菌丝的接触和混合有重要作用。通过破碎气泡加速氧的溶解和利用,是提高氧溶解速率的重要措施。山于搅拌能减少菌丝成团结块现象,减少固液的扩散阻力,利于菌体吸收利用。

第2题:

电石耗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电石存放时间过长、风化。⑵电石中质量含量高,发气量低。⑶设备跑、冒、滴、漏。⑷加料时间。⑸发生器温度、液位、压力。⑹溢流排渣夹带。⑺车间系统废水是否再利用。⑻换碱损失。⑼排污损失。

第3题:

强心苷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是

A.衰竭扩大心脏耗氧增加

B.衰竭心脏耗氧减少

C.正常心脏耗氧减少

D.不影响正常心脏耗氧

E.不影响衰竭心脏耗氧


正确答案:B

第4题: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

  • A、外周血管阻力
  • B、心肌收缩力
  • C、心室收缩压
  • D、心室舒张末容量
  • E、心率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影响体积溶氧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搅拌;空气流速;空气分布管;发酵罐内液柱的高度;发酵液的性质;泡沫和消泡剂。

第6题:

强心苷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是()

  • A、衰竭扩大心脏耗氧增加
  • B、衰竭心脏耗氧减少
  • C、正常心脏耗氧减少
  • D、不影响正常心脏耗氧
  • E、不影响衰竭心脏耗氧

正确答案:B

第7题:

决定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决定心肌耗氧量的因素主要有6个,其中有3个主要因素和3个次要因素。
3个主要因素:
一是心肌收缩期室壁的张力,
二是室壁张力持续的时间,
三是心肌收缩力。
3个次要因素:
一是基础代谢,
二是电激动,
三是心肌纤维的缩短。

第8题:

有关三七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七可增加心肌耗氧量
B.三七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C.三七对心肌耗氧量无影响
D.三七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不确定
E.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
PNS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为:①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②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③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④提高耐缺氧能力,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第9题:

乙烯氧氯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反应温度  乙烯氧氯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从动力学上讲,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加快,当反应温度高于250℃时,生成1,2-二氯乙烷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缓慢,但此时的副反应加快,生成CO和CO2量增加,多氯产物也随之增加,必然导致1,2-二氯乙烷选择性下降。当1,2-二氯乙烷的选择性最高时,其反应温度大约在250℃,在此温度下。乙烯完全氧化反应开始加快,故操作温度应低于250℃以下较为适宜。其次,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CuCl2挥发流失加快,导致活性下降也决,寿命缩短。综合两方面的原因,一般在保证HCl接近完全转化的前提下,反应温度宜低些,220~230℃较为适宜。
(2)反应压力  从提高乙烯氧氯化反应速率的角度看,增加反应压力是有利的,但是同时也加快了副反应的生成速率,特别是当压力增加到某一值时,副反应氯乙烷生成速率急剧增加,反而使1,2-二氯乙烷的选择性下降。综合的结果,反应压力不宜过高,避免造成原料的浪费。
(3)原料组成  由乙烯氧氯化反应式可知,原料气中乙烯、氯化氢和氧气的理论摩尔比为l:2:0.5。而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乙烯和氧气是过量的。而氯化氢最好不过量,否则过量的氯化氢会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颗粒长大,视密度减小,引起流化床床层升高过快,甚至出现节涌。乙烯也不能过量太多,只要能使氯化氢接近完全转化即可。氧气的过量也要适当。此外,还要注意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安全操作。
(4)停留时间  为使氯化氢接近完全转化,需要的接触时间较长,但接触时间过长反而使氯化氢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二次反应的结果。

第10题:

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儿茶酚胺的影响。剧烈的运动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而运动后恢复期儿茶酚胺的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因而氧消耗增加。
2)甲状腺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甲状腺和糖皮质激素也促进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活动增强。同时,在运动恢复期,其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3)体温升高的影响。在运动后恢复期的耗氧量成分中,恢复曲线的慢成分有60%-70%产生于肌肉温度升高的原因。体温和肌肉温度与运动后恢复期耗氧量的恢复曲线是同步的。因此,在运动后恢复期体温不可能立即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是肌肉的代谢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