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极量运动的持续进行中,心血管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调节机制是()。

题目

在亚极量运动的持续进行中,心血管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调节机制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神经体液调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极量运动试验是指极量运动量的

A、65%~75%

B、75%~85%

C、85%~90%

D、85%~95%

E、90%~95%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内环境是机体各器官功能与调节机制的运转状态
B.内环境处于动态、不稳定状态
C.内环境处于绝对稳定状态
D.内环境会不自主地、最大限度地调节以适应外环境变化
E.内环境会自主地、最小限度地调节以适应外环境变化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回火实质上是采用加热手段,使处于亚稳定状态的淬火组织较快地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回火组织的工艺过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4题:

心脏变时功能正常者,在极量或次级量运动时,心率的反应为开始时有相对快速的上升,在稳定活动状态时有一比较稳定而合适的最大心率,在活动结束后缓慢恢复到基线。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者,通常有下面哪几种表现形式。()

  • A、在极量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预测值,且运动的初始及恢复阶段心率反应显著降低。
  • B、运动中最大心率与预测值相近,但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的反应明显下降或延迟。
  • C、运动的初始反应及最大心率接近正常,但是在运动结束后,心率迅速下降,并可出现长间歇。
  • D、运动中心率变化波动很大,无规律,呈忽快忽慢的趋势,但最快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机体依据运动量大小可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其主要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局部调节

答案: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可对心脏和各部分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各器官组织在不同情况下对血流量的需要,协调的进行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神经调节起到主要作用,故本题选C。

第6题:

"动态"原理中管理工作动态特性是指

A、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

B、稳定状态是绝对的,运动状态也是绝对的

C、稳定状态是绝对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

D、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也是相对的

E、稳定和运动状态的变化互不干扰


参考答案:A

第7题:

消除脂肪需怎样的运动形式

A.微量运动,少于30分钟
B.微量运动,超过30分钟
C.亚极量运动,少于30分钟
D.亚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E.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答案:D
解析:
消除脂肪需亚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第8题:

在生理状态下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肾血流量调节

B、血钙水平调节

C、动脉血压调节

D、血液pH调节

E、体温调节


参考答案:A

第9题:

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的生理意义是

A:使搏动性压力变化改变为非搏动性
B:使心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
C: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D:动脉血压的自身调节
E: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答案:C
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该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增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加强,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孤束核、腹外侧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故动脉血压回降至正常水平。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回升。

第10题:

长时间运动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开始稳定工作时,被称为“第一拐点”;当出现疲劳时,被称为“第二拐点”,关于这两个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拐点
  • B、当运动达到第一拐点时,人体各项机能均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高原平台”状态
  • C、到达第二拐点时,人体机能的有氧供能可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