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入户抢劫”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以下关于“入户抢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
  • B、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
  • C、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才属“入户抢劫”
  • D、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或户外,均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教唆赵某入户抢劫,但赵某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C.丙以为钱某要杀害他人为其提供了杀人凶器,但钱某仅欲伤害他人而使用了丙提供的凶器。丙对钱某造成的伤害结果不承担责任

D.丁知道孙某想偷车,便将盗车钥匙给孙某,后又在孙某盗车前要回钥匙,但孙某用其它方法盗窃了轿车。丁对孙某的盗车结果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包括()

A.携带凶器抢夺的

B.持枪抢劫的

C.入户抢劫的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参考答案:B, C, D

第3题:

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 )。

A.入户抢劫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C.抢劫金融机构

D.抢劫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4题:

刑法将“入户抢劫”作为抢劫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下列情形属于“入户抢劫”的有

A.甲进入王某的个体商店抢劫
B.乙入室盗窃,被主人发现,为抗拒抓捕在室内对主人实施暴力
C.丙为了抢劫李某,来到李某家门外,将李某骗出门外予以杀害,然后入户取走财物
D.丁在朋友吴某家中一起看球赛,临时起意实施抢劫

答案:B
解析:
“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1)关于“户”的范围。“户”是指家庭住所。根据司法解释,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的工棚等,不算“户”;商店不算“户”。刚装修好的无人居住的新房不算“户”。(2)关于“入户”的目的。第一,必须带着实施人身或财产犯罪的非法目的入户。第二,合法入户,在户内抢劫,不属于“入户抢劫”。(3)关于抢劫行为。必须在户内实施暴力、胁迫等手段。(4)关于主观认识,必须认识到是他人的“户”(家庭住所)。(5)关于转化抢劫。入户盗窃、诈骗、抢夺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在户内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转化为抢劫,同时也认定为入户抢劫。在户外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不认定为入户抢劫。同理,入户盗窃,被主人发现,为了继续取得财物,使用暴力直接升级为抢劫,属于入户抢劫。综上所述,A项,个体商店不算“户”。B项,为“入户抢劫”中的转化型抢劫,正确。C项,丙是在户外实施暴力手段,不算“入户抢劫”。D项,丁不是带着实施人身或者财产犯罪的非法目的入户,是带着合法目的入户后临时起意,不算“入户抢劫”。

第5题:

下列不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形的是( )。

A.入户抢劫的

B.以暴力、胁迫的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C.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D.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下列情节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第263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法定刑情形包括:(1)入户抢劫的,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这既包括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人员、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是指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以及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因此,持假枪进行抢劫的,不适用“持枪抢劫”的量刑情节。(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7题:

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5题:一起共同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在一审宣判后,张某当即表示上诉,王某则表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关于抢劫罪的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单独适用主刑B.必须同时适用罚金刑C.入户抢劫,最低刑期为有期徒刑10年D.冒充军警抢劫,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正确答案:BC
《刑法》第263条规定了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8题:

下列关于抢劫罪说法正确的有( )。

A.军人利用自身真实身份实施抢劫,不应当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B.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以行为人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

C.对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D.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其中部分行为人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其余行为人基于一定意思联络,对其提供帮助或者实际成为帮凶的,以抢劫共犯论处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 (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 (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 (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为什么?


答案:
解析:
“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因此“持枪抢劫”不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

[解析] 抢劫罪。[答题思路]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10题:

关于财产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扒窃时无论窃取数额大小,即使窃得一张白纸,也成立盗窃罪既遂
B:携带凶器抢夺的,成立抢劫罪;携带凶器盗窃的,成立盗窃罪,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次数方面的限定
C: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入户盗窃是盗窃罪的从重处罚情节,二者都要求行为人基于犯罪的意思“入户”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一审判决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B
解析:
【考点】财产犯罪。详解:选项A:虽然扒窃不要求数额较大,但扒窃一张白纸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因此根据《刑法》第13条,也不构成犯罪。选项A错误。选项B:《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携带凶器抢夺的成立抢劫罪。《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携带凶器盗窃,无论数额大小、次数多少都构成盗窃罪。选项B正确。选项C:入户盗窃并不是盗窃罪的法定从重处罚情节,选项C错误。选项D:根据《刑法》第276条之一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才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