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后,因建设单位在征地环节上出了问题,施工场地延后3个月才交付给安装公司,所以建设单位将合同开工时间延后到2013

题目
问答题
合同签订后,因建设单位在征地环节上出了问题,施工场地延后3个月才交付给安装公司,所以建设单位将合同开工时间延后到2013年4月1日。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因订购的Φ200×7mm钢管无法按时到货,向建设单位申请项目工期增加30天,建设单位不同意安装公司的合同工期增加申请,并有偿提供了库存的Φ200×5mm钢管,安装公司项目部将这批管子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直接用于工程设备安装,监理工程师发现后,拒绝对本项目验收签字。 水处理厂的设备安装工程在2014年3月11日完成后,建设单位未经工程验收及竣工结算就投入使用。水处理厂使用10天后,发现工程存在Φ200×5mm钢管变形、焊缝渗漏等严重质量问题,只能停止使用。建设单位要求安装公司维修,安装公司要求先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后,再进行维修。 送达施工现场的管道材料和元件应检验哪些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7年真题)某厂的机电安装工程由 A 安装公司承包施工,土建工程由 B 建筑公司承包施工。A 安装公司、B 建筑 公司均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文本)》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 安装公司负责 工程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合同工期为 215 天(3 月 1 号到 9 月 30 号),工期提前一天奖励 2 万元,延误一 天罚款 2 万元。合同签订后,A 安装公司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采购计划等,并经建设 单位批准
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A 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因 B 建筑公司的原因,土建工程延期 10 天交付给安装公司项目部,使得 A 安装公司项目部的开工时间延后了 10 天。 2.因供货商厂家原因,订货的不锈钢阀门延期 15 天送达施工现场。A 安装公司项目部对阀门进行了外 观检查,阀体完好、开启灵活,准备用于工业管道安装,被监理工程师叫停,要求对不锈钢阀门进行试验。 项目部对不锈钢阀门进行试验,试验全部合格
【问题】
1.送达施工现场的不锈钢阀门应进行哪些试验?给出不锈钢阀门试验介质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送达施工现场的不锈钢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密封试验、光谱分析试验;不锈钢阀门试验介质 的要求:以洁净水为介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25ppm。

第2题: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监理规划应()

A: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开始编制,并应在召开第二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B: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开始编制,并应在工程开工前报送建设单位
C: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D: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并应在工程开工前报送建设单位

答案:C
解析:
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第3题:

(2017年真题)某厂的机电安装工程由A安装公司承包施工,土建工程由B建筑公司承包施工。A安装公司、B建筑公司均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文本)》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安装公司负责工程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合同工期为215天(3月1日到9月30日),工程提前1d奖励2万元,延误1d罚款2万元。合同签订后,A安装公司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采购计划等,并经建设单位批准。
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A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因B建筑公司的原因,土建工程延期10天交付给安装公司项目部,使得A安装公司项目部的开工事件延后了10d。
2.因供货厂家原因,订货的不锈钢阀门延期15天送达到施工现场。A安装公司项目部对阀门进行了外观检查、阀体完好,开启灵活,准备用于工程管道安装,被监理工程师叫停,要求对不锈钢阀门进行试验。项目部对不锈钢阀门进行了试验,试验全部合格。
3.监理工程师发现:A安装公司项目部已经开始压力管道的安装,但未向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监理工程师发布停工整改指令。项目部进行了整改,并向本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书面告知。
因以上时间造成工期延误,A安装公司项目部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增加工期25d。项目部采取了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使得机电安装工程在10月4日完成。
该机电安装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在10月4日未经工程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在使用3d后发现不锈钢管道焊缝渗漏严重。建设单位要求项目部进行返工抢修,项目部抢修后,经再次试运转检验合格,在10月11日重新投用。

【问题】 4.该工程的保修期从何日起算?写出工程保修的工作程序?


答案:
解析:
4.该工程的保修期应从 10 月 4 日起算。 工程保修的工作程序: (1)在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发送机电安装工程保修证书 (2)检查修理 (3)验收

第4题:

甲施工企业与乙设备安装公司于2012年2月1日签订了设备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甲施工企业应于设备进场后两周内支付乙设备安装公司租金。2012年3月1日,工程开工,设备如期进场。但直到2012年4月1日,甲施工企业仍未支付乙设备安装公司租金。那么,乙设备安装公司的诉讼时效截止时间为( )。

A、2013年3月1日
B、2013年3月15日
C、2013年4月1日
D、2014年3月1日

答案:A
解析:
《合同法》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的诉讼时效通常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第5题: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于2013年1月签订某项目装饰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单位由于对面积计算规则发生重大误解,在2014年3月竣工结算时,才发现该项目的实际装修面积是2500㎡,而不是3000㎡。则建设单位()。

A.只能按3000㎡履行合同
B.应按效力待定处理该合同
C.可以要求变更为按2500㎡履行合同
D.可以要求撤销该合同
E.可以要求确认该合同无效

答案:C,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123页
《合同法》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第6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9个月,合同价840万元,各项工作均按最早时间安排且均匀速施工,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时间单位:月),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5-l.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按合同价的20%支付,工程款付至合同价的50%时开始扣回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按月应付款的10%扣留,扣足为止。

工程于2006年4月1日开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7月份对工程现场进行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施工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2. 8万元费用。
  事件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多条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认为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建设单位负有推荐不当的责任,应分担检测费用。
  事件3:K工作施工中,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建议的施工工艺难以施工,故向建设单位书面提出了工程变更的请求。
  问题:
开工后前3个月施工单位每月应获得的工程款为多少?


答案:
解析:
开工后前3个月施工单位每月应获得的工程款为:
(1)第1个月,30 +54 X1/2=57(万元);(1 分)
(2)第 2 个月,54 X 1/2 +30 X 1/3 +84 X 1/3 =65(万元);(1分)
(3)第 3 个月,30 x1/3 +84 x1/3 +300 +21 =359(万元)。(1分)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
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5所示(时间单位:月),
各项工作均按照最早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见表2—8。
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当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价的50%
时开始扣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
按每月进度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开工,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
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
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
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事件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
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
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事件3:K工作施工中,施工单位以按设计文件建议的施工工艺难以施工为由,
向建设单位书面提出了工程变更的请求。
问题
1.该施工进度计划中有几条关键线路?请指出。
2.开工后3个月施工单位应获得的工程款是多少?
3.工程预付款是多少?预付款从何时开始扣回?开工3个月后,
总监理工程师每个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
4.分别分析事件1和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程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该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有4条:
A→D→H→K(或:①→②→⑤→⑧→⑨→⑩);
A→D→H→J(或:①→②→⑤→⑧→⑨→⑩);
A→D→I→K(或:①→②→⑤→⑥→⑦→⑧→⑩);
A→D→I→J(或:①→②→⑤→⑥→⑦→⑧→⑨→⑩)。
2.开工后前3个施工单位每月应获得的工程款为:

3.预付款为:840万元×20%=168万元
前3个月施工单位累计应获得的工程款:
(57+65+359)万元=481万元>420万元=840万元×50%
因此,预付款应从第3个月开始扣回。
开工后前3个月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款为:
第1个月:(57-57×10%)万元=51.3万元(或:57万元×90%=51.3万元)
第2个月:(65-65×10%)万元=58.5万元(或:65万元×90%=58.5万元)
前2个月扣留保修金:(57+65)万元×10%=12.2万元
应扣保修金总额:840万元×5%=42.0万元
由于359万元×10%=35.9万元>29.8万元=(42.0-12.2)万元
第3个月应签发的工程款:[359-(42.0-12.2)-168/3]万元=273.2万元
4.事件1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不合理。
理由:因为安全施工自检费用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措施费(或该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价中)。
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不合理。
理由:因为商品混凝土供货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5.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程序不妥。
理由:提出工程变更应先报项目监理机构。

第8题:

一、背景
某安装公司承包一水处理厂的设备安装工程,安装公司负责设备的采购、施工(PC合同),合同工期为365天(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合同签订后,因建设单位在征地环节上出了问题,施工场地延后3个月才交付给安装公司,所以建设单位将合同开工时间延后到2013年4月1日。
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因订购的φ200×7mm钢管无法按时到货,向建设单位申请项目工期增加30天,建设单位不同意安装公司的合同工期增加申请,并有偿提供了库存的φ200×5mm钢管,安装公司项目部将这批管子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直接用于工程设备安装,监理工程师发现后,拒绝对本项目验收签字。
水处理厂的设备安装工程在2014年3月11日完成后,建设单位未经工程验收及竣工结算就投入使用。水处理厂使用10天后,发现工程存在φ200×5mm钢管变形、焊缝渗漏等严重质量问题,只能停止使用。建设单位要求安装公司维修,安装公司要求先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后,再进行维修。
二、问题
1.建设单位驳回安装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提供的φ200×5mm钢管能否用于设备安装工程?分别说明理由。
2.送达施工现场的管道材料和元件应检验哪些内容?
3.用“三检制”分析,管道焊缝渗漏是在哪些质量管理环节上存在问题?
4.计算本项目的实际施工工期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5.安装公司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建设单位驳回安装公司申请工期增加30天的理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安装公司作为PC承包商,不能以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材料采购要求增加工期。
建设单位提供的φ200×5mm钢管不能用于设备安装工程。因为φ5200 × 5mm钢管的规格与设计文件不符,不能用于本工程设备安装。
2.送达施工现场的管道材料和元件应检验的内容有:管道材料和元件型号、规格、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材料及元件具有合格的制造厂质量证明文件,使用前核对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验收。
3.用“三检制”分析,管道焊缝渗漏是在质量管理环节上的自检(坡口,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等),互检(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质量的检查),专检(无损探伤检查、试压等)都存在问题。
4.本项目的实际施工工期是345天,因为合同开工时间为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11日工程完工后,未经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擅自使用、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5.安装公司要求合理。建设单位擅自使用,表示工程已竣工验收,应先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后,再进行维修。

第9题: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合同在 A 市签订,工程项目在 B 市,后因为工程款的支付问题,施工单位欲提起诉讼,应向( )法院提出。

A.建设单位所在地
B.施工单位所在地
C.A 市
D.B 市

答案:D
解析:
因不动产提起的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法司法解释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

第10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三个不同性质的施工单位承担该项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建设单位分别与A公司签订了桥梁施工合同;与B公司签订了道路施工合同;与C公司签订了设备安装合同。三个合同协议中都对甲方提出了一个相同的条款,即“建设单位应协调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为三公司创造可利用条件”。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A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因自身资金周转困难,随后和分包人D公司签订了分包合同,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分包人D按照建设单位与承包人A约定的合同金额的10%向承包人A支付管理费,分包合同履行中的一切责任均由分包人D承担。事件2:由于A公司在现场施工时间拖延5天,造成B公司的开工时间相应推迟了5天,B公司向A公司提出了索赔。事件3:桥梁构件吊装安装后,A公司立刻拆除塔式起重机,改用卷扬机运送工程材料,C公司原计划由建设单位协调使用塔式起重机吊装某设备的设想落空后,提出用A公司的卷扬机运送,A公司提出卷扬机吨位不足,不能运送。最后,C公司只好为机房设备的吊装重新设计方案;C公司就新方案的实施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3.事件3中C公司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


答案:
解析:
3.事件3中C公司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合理的。理由: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应协调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为承包单位创造可利用条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