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副经理对力工安排新作业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题目
问答题
项目部副经理对力工安排新作业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 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分析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2.第(1)条不合理。理由:碎石应提出强度和耐 磨性要求。
第(2)条不合理。理由:应采用细度模数和平均 粒径区分砂的粗细度。
第(3)条不合理。理由:水泥应提出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
3.因为材料原价未变,所以从“价差”分析,材料 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率、采购 及保管费的增加而引起。
物耗管理的办法有:量差控制(或节约降耗、控制 物耗),量差考核,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4.不正确。应采用整修的办法进行处理。
5.属于三级一般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
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理由:应在3天内书面报 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6.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 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 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须再次检定确认合 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2题:

达海制药厂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A单位实施工程总承包,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安排40名农民工做力工,进行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进行了安全教育。 地基工程结束后,准备工艺设备吊装作业,吊装方案详细可靠,具体内容包括编制依据;方案选择;工艺分析与工艺布置;吊装平面布置图;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被吊设备、构件校核等),但是发现吊装作业所需的劳动力不足,项目部从40名农民工中抽调10名工人,并另调1名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充实到起重机械作业班组,配合起重吊装操作。然后再从余下30人中挑选l2名体力好的青年到架子班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项目安全员提出起重吊装和脚手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这22名力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这两项作业。 但项目部主管施工的副经理认为这些力工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在作业中,发生了两个事件: 事件一:施工中有l名搭设脚手架的力工不慎从25米高的空洞中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A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事件二:配合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也发生了两起事故,共造成3人重伤。 问题: 1.施工中缺少23名作业人员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什么原则? 2.背景中的起重工和架子工是否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简述理由。 3.项目部副经理对力工安排新作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两个事件涉及的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分别属于哪一类事故? 5.背景中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否完整?为什么?


正确答案: 1.违背了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的原则。
2.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理由是:起重工从事起重机械作业、架子工从事登高架设作业,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
3.不正确。原因在于:其一,起重工和架子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其二,根据特种作业人员规定,其必须持证上岗;其三,项目部副经理所安排的22名农民工既没有经过相应特种作业培训,也没有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书。
4.按照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l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因此本案例中,两个事件涉及的事故都属于一般事故。
5.不完整。因为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还应该包括进度计划;资源计划(包括人力、机具、材料等);安全技术措施;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等。

第3题:

针对事件3,回答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正确。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和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监理单位不是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所签定合同的当事人正确的做法是由建设单位或承建单位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监理单位不是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所签定合同的当事人,正确的做法是由建设单位或承建单位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解析:所谓合同争议,是指合同当事人对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利行使、义务履行与利益分配有不同的观点、意见、请求的法律事实。合同争议的主体双方须是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此类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只能是合同当事人,监理无权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4题:

问答题
事件3中,甲公司项目部与驻地所在村委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做法是否正确?甲公司项目部的调价申请能否获得支持?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项目单位有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第6题:

业主项目部与监理项目部的管理界面划分是否相同?相同请说明原因,不同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监理项目部:按照监理规范,在监理委托合同范围内代表业主履行对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职责。
业主项目部:代表业主重点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关键节点、关键环节,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工作进行管控。
业主项目部要充分发挥设计、监理人员在专业技术与现场管理经验的优势,组织设计代表、监理项目部做好施工图会检、技术交底、有关技术方案论证、中间验收等工作。

第7题:

问答题
项目部邀请了含本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两个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第8题:

项目部将压缩机安装进行分包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业主同意分包,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后,即向分包单位交底的做法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不正确(1分)。  因为合成工段压缩机安装属于主要设备的安装(1分),按规定不可以分包。如要分包也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或业主认可(1分)。  (2)不正确(1分)。  ①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才能向分包单位交底(1分)。  ②施工方案应由分包单位制订,并报总承包项目部批准后,才能组织施工(1分)。

第9题:

问答题
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项目部组织技术交底的方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