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0.5mm浮沉试验的步骤。

题目
问答题
简述>0.5mm浮沉试验的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浮沉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浮沉实验可以了解物料的什么情况?


正确答案:浮沉试验用重液依测定的精确度要求不同,可配制成4~8个密度相差0.5~1克/厘米3的比重液。将每一种比重液分别装入圆筒形容器内,筒内最好再套入一个带筛底的漏桶。分离程序多由低比重向高比重进行。先将原料投放到低比重液中,于是小于该比重液的矿物浮起,将浮物捞出以后,再将漏桶提起,取出桶底的沉物,洗净以后再将其投入更高密度的测定液中,依此原理,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不同产物。将各产物分别烘干,称重,化验,计算出各密度级别的产率,金属分布率等数据,即可得知矿石中各种密度矿物和金属的分布情况。

第2题:

简述套管冲击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取200mm长试样12根,将其置于60℃±2℃的烘箱内预处理240h。
(2)将冲击试验仪及预处理后的样品一起放入低温箱中,冲击仪下面应垫有一块40mm厚的泡沫橡胶垫。低温箱内温度控制如下:
A.-5型和90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5℃±1℃;
B.-1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15℃±1℃;
C.-25型和90/-2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25℃±1℃。
(3)试样及冲击试验仪在低温箱规定温度下放置2h后,将试样放在装置的底座上。选择相应规定的重锤及下落高度,冲击套管。试验后12根套管中至少应有10根不破裂或不出现可见裂纹。

第3题:

死亡不久的新生儿尸体中,以下有关肺和胃肠浮沉的试验的结果判定中,不正确的是()

A.肺和胃肠的试验呈阳性反映,可证明是活产

B.肺和胃肠的试验呈yin性反映,可证明是死产

C.部分或整个肺阳性,而胃肠yin性,呈活产,但生活时间很短

D.肺浮沉试验yin性,而胃肠浮沉试验阳性,说明是活产

E.肺浮沉试验yin性而胃肠浮沉试验阳性,说明是死产。


参考答案:E

第4题:

小浮沉试验是指对()以下的煤粉进行的浮沉试验。

  • A、0.2mm
  • B、0.5mm
  • C、1.0mm
  • D、13mm

正确答案:B

第5题:

浮沉试验前(空气干燥状态的)煤样总质量与浮沉试验后各密度产物(空气干燥状态)质量之和的差值,不得超过浮沉试验前煤样质量的()。

  • A、1%
  • B、1.5%
  • C、2%
  • D、2.5%

正确答案:C

第6题:

简述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②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到5g);
③加料并捣实(手工(稠度>50)或机械方法(稠度,<=50;
④称量砂浆与容量筒总质量m2(精确到5g)。

第7题:

δ曲线是根据+0.5mm粒级()浮沉试验综合表中各密度级的()绘制的。


正确答案:原煤;浮物产率和分选密度

第8题:

简述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第9题:

煤的密度组成通常采用()的方法来测定。

  • A、浮沉试验
  • B、筛分试验 
  • C、小浮沉试验 
  • D、分布释放试验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浮沉试验煤样的重量与()的大小有关,小于0.5mm的煤样最少重量是()


正确答案:每一粒度级别;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