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题目
问答题
简要概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回答带资承包的概述。


参考答案:带资承包,也称“垫资”。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发包放不需支付费用,全部费用都由承包方预先垫付的承包方式。建设资金的落实是建筑工程开工后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段时间,一些建设单位无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和自身的经济实力,违反工程建设程序,在建设资金不落实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上新项目,强行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带资承包工程和垫资施工,转嫁投资缺口;也有一些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人为助长扩大建设规模,造成拖欠工程款数额急剧增加。这不仅干扰了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的提高,也加重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和承包工程的风险。这种承包方式必须禁止。

第2题:

查报告的概述部分,说法正确的有(  )。

A.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B.l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C.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D.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E.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答案:B,C,D,E
解析: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第3题:

简要概述态度改变的理论。


正确答案:(1)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延格(L.Festinger1957年)他把个人的知觉、思维、观点、信念、价值观、以及与认知有关的环境,称为认知元素;又把每两种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三种情况。所谓认知失调,就是指两种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2)平衡理论。海德(F.Heider1958年)有人称P-O-X模型。海德认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种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一致的心理压力,解除这种心理压力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3)参与改变理论。

第4题:

简要概述“工艺美术运动”。


正确答案: 工艺美术运动是1880—1910年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设计革命运动;
代表人物:拉斯金与莫里斯;
起因:1851年,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品的夸张装饰与设计水平的下降。
特点:师承自然,简洁朴实;以手工艺为主导。
影响:
①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 强调“师承自然”;
②由于思想的局限性,将手工艺与机械完全对立起来,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呈水火不容之势,这是工艺美术运动不能持久的原因。

第5题:

简要说明ISO/OSI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正确答案: OSI包括7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实现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在网络的相邻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
网络层:在两个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子网上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连接。
传输层:为会话层实体间的通信提供端到端的透明的数据传送。
会话层:组织、管理和同步两个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和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表示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信息的公共表示方面的服务。
应用层:为应用进程提供访问OSI的手段。

第6题:

2012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审议通过了我国提交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物联网体系结构包含哪些()。

  • A、感知层
  • B、网络层
  • C、连接层
  • D、应用层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简要概述韩国1995年新课程改革。


正确答案:1995年5月31日,总统咨询机构教育改革委员会针对信息化、世界化时代拟定并发表了以确立新的教育体制为目的的教育改革方案。新的教育体制以建设所有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社会和终生学习社会为未来教育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拟定了如下方案:第一,由教育资源者为中心的教育转换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第二,由划一行的教育转换为多样化、特色化的教育;第三,由限制和控制为中心的教育转换为以自律和职务为中心的教育;第四,由划一的均一主义教育转换为自由和平等相协调的教育;第五,由黑板和粉笔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换为通过教育信息化进行的21世纪开放型教育;第六,有低质量的教育转换为通过评价提高的高质量的教育。韩国教育部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学习多样化的知识,颁布了以下三条原则:第一,缩小必修科目,增加选修科目;第二,强化信息化、世界化教育;第三,编制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课程作为教育课程的改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教育改革委员会组成教育课程特别委员会,于1995年末制定出修订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

第9题:

简要概述品德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这4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第10题:

简要概述粘贴饰面装饰构造。


正确答案: 指用较小规格的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具有装饰性能与耐外性良好的板、砖材料,利用直接粘结的方法与基层连接所形成的装饰构造。一般由底层砂浆、黏结层砂浆板、砖贴面材料面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