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稀释作用属于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正确答案:化学保护

第3题:

化学防治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简便等优点,因此防治植物病害应首先选择化学防治。()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请详细论述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及原理。


正确答案: (一) 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防止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 通过人为传播进、出境并进一步扩散蔓延。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原理是控制植物病原物的 传入和传出。
(二)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包括:
1. 培育使用无病种苗,防止病原物的携带污染。
2.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实行合理轮作。通过调节土壤肥力、提高作物抗病力,使有一定寄生 专化性的病原物因没有适宜寄主而丧失生活力,促进拮抗微生物生长,抑制病原物生长。
3. 加强栽培管理,创造适合于寄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物侵染繁殖的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措施包括: (1)合理播种,注意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
(2)科学管理肥、水。一般原则是: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但不 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适量施用微肥;根据作物种类和品种的耐肥能力掌握肥料用量;基肥 和种肥足、追肥早。
(3)调节环境条件,包括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
4保持田园卫生。通过深耕灭茬、拔除病株、铲除发病中心和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措施,减少病 原物接种体数量,从而达到减轻或控制病害的目的。
(三)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对许多难于运用其他 措施防治的病害,特别是土壤传播的病害和病毒病害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可能是唯一可行 的控病途径。通过引种、系统选育(单株选育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途 径选育抗病品种。应注意合理利用抗病品种,以防止品种退化,延缓抗病性丧失,延长其使用 年限。措施包括:
①对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搭配种植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减小对病原物的选择压力;
②有计划地轮换种植具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
③利用聚合品种,即将多种抗性基因通过育种手段聚集到一个品种中。
④利用多系品种,即将几个分别具有单个抗性基因的品系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一个多品系的品 种,使植物群体中抗性多样化,控制病原物优势生理小种的形成。
(四) 生物防治。利用对植物无害或有益的微生物影响或抑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压低病原物 的数量,从而控制植物病害发生与发展。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对植物无副作用等 优点,尤其适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但其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且不及化学防治显著和 快速。生物防治原理包括抗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溶菌作用和捕食 作用。
(五) 物理防治。通过利用物理方法清除、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汰除、热力处理、温汤漫种、蒸汽消毒、热力治疗、高温愈伤等。
(六)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具有快速、高效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但使用不当会杀伤有益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畜中毒。植物 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通过农药的种子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植株处理、熏蒸或果蔬贮藏期处 理等方法发挥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和免疫作用,杀死或抑制病原物,从而控制植物病害。

第5题: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包括()、()、()。


正确答案: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化学免疫

第6题:

化学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优点:见效快、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
(2)缺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食品,造成人畜的急慢性中毒;杀伤非靶标生物(天敌等),使病害更严重的发生。

第7题:

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正确答案: 应用化学防治时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做到: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蓄积性大,残效期长的农业品种;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
(4)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期施药;
(5)根据有效剂量适量用药;
(6)合理选用施药方法;
(7)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摘。

第8题: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等。


正确答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第9题: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包括化学保护、化学治疗、()。


正确答案:化学免疫

第10题:

论述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正确答案: (一)化学保护:指在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包括接种体来源施药和在可能被侵染的表面或农产品表面施药。
(二)化学治疗:植物被侵染发病后也可以用化学药剂控制病害的发展,这种方法称为化学治疗。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化学治疗又分为:1.局部化学治疗(外部治疗)。2.表面化学治疗。3.内部化学治疗。
(三)化学免疫:通过化学物质或广义杀菌剂的使用而使植物产生高水平的抗病性,即化学方法诱导获得的抗病性(诱导的系统抗病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