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基本概念:冷却、过冷、冻结、冷藏、冻藏、最大冰晶生成带。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基本概念:冷却、过冷、冻结、冷藏、冻藏、最大冰晶生成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操作中,能够防止食品冻藏过程中冰晶体成长的是()。

  • A、冻藏温度尽量低
  • B、缓慢冻结
  • C、冻藏温度尽量高
  • D、冻藏温度交替变化

正确答案:A

第2题:

冰晶最大生成带


正确答案: 大多数冰晶体都是在-1℃~-4℃间形成的,称之为最大冰晶生成带。

第3题:

下列哪种冷藏方式适于鱼虾类水产品的贮藏?( )

A.冷却物冷藏
B.冰温冷藏
C.冻结物冷藏
D.微冻冷藏

答案:B,C,D
解析:

第4题:

冻结率?最大冰晶生成区?食品冻藏中为什么会出现冰结晶长大?冰结晶长大有什么危害?怎么防止? 


正确答案:冻结率是指在某个温度下,食品中已冻结的水分占总水分之比。
食品中大部分(约80%)的水变成冰晶所对应的温度区间-1~-5℃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区。
冰结晶长大的原因:在冻藏过程中,未冻结水分及微小冰晶向大冰晶移动并与之结合,或互相聚合而成大冰晶;而冻藏库温度波动会促进这个过程即冰晶生长现象。
危害:细胞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变性,解冻后汁液流失增加,食品风味和营养价值下降等等。
防止:第一、采用快速冻结的方式;第二、冻藏温度要尽量低,少变动,特别要避免-18℃以上温度的变动。

第5题:

什么是最大冰晶生成带?


正确答案:当食品通过-1~-5℃的温度范围时,有80%的水分发生冻结,是冰晶生成的主要范围,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带。

第6题:

简述基本概念:冷却、过冷、冻结、冷藏、冻藏、最大冰晶生成带。


正确答案:冷却:又称为预冷,是将食品物料的温度降低到冷藏温度(-2~15℃, 4~8℃最常用)的过程。
冷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的冻结点以上的某一合适温度(-2~15℃),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达到使大多数食品短期贮藏和某些食品(如苹果,梨,蛋等)长期贮藏的目的。是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冻结: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低于-18℃ 的温度),使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晶体的物理过程。
最大冰晶生成带 :冻结过程对应80%的冻结率的温度区-1~-5℃ 。
冻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12~-30℃)到食品中绝大部分的水形成冰晶,达到食品长期贮藏的目的。

第7题:

食品冻结时最大冰晶生成带是在哪个阶段形成的()。

  • A、初阶段
  • B、过冷点阶段
  • C、中阶段
  • D、终阶段

正确答案:C

第8题:

果蔬速冻时的温度条件是:蒸发温度不宜低于-45℃,()一般为-35℃,食品冻结终温为-18℃。

  • A、冻结温度
  • B、冻藏温度
  • C、冰点
  • D、冷藏温度

正确答案:A

第9题:

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冰晶体最大生成带的范围是()。


正确答案: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贮藏温度;-5~-10℃

第10题:

什么是食品的冷却、冷藏、冷冻、冻藏?


正确答案:食品冷却:将食品或食品原料从常温或高温状态,经过一定工艺处理降低到适合后续加工或者贮藏的温度。
食品冷藏: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一般的冷藏温度为-1~8℃
冷冻:采用降低温度的方式对食品进行加工和保藏的过程
冻藏:食品冻结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