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隧道内层衬砌施作方法及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隧道内层衬砌施作方法及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隧道施工衬砌的安全技术中,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 )m。

A.60
B.70
C.80
D.90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44/2019版教材P238
隧道施工衬砌的安全技术中,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级及以上围岩不得大于70m。

第2题:

下列有关隧道新奥法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衬砌外层用锚喷作初期支护
B.内层用模筑混凝土作二次衬砌
C.支护和衬砌应密贴,不留空隙
D.支护和衬砌按相同的安全度设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新奥法施工知识。

第3题: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m。

A、120

B、100

C、90

D、70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复合式衬砌是采用内外两层衬砌,外层用喷锚作初期支护,内层用模筑混凝土做二次衬砌的永久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施做()。


正确答案:防水层

第5题:

隧道衬砌施工时,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要求中,Ⅳ级围岩不得大于(  )m,V、Ⅵ级围岩不得大于(  )m。

A.100.60
B.100,70
C.90,60
D.90,70

答案:D
解析:

第6题: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Ⅴ级及以上围岩不得大于( )m。

A.40
B.50
C.70
D.9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筑混凝土衬砌及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及以上围岩不得大于70m。参见教材P238。

第7题:

公路隧道穿越膨胀岩地层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A、隧道支护衬砌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形状
B、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
C、初期支护刚度不宜过大
D、初期支护后应立即施筑二次衬砌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14.2.1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支护衬砌形状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根据第14.2.5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仰拱应及时施作,使支护衬砌尽早形成闭合结构,以增加衬砌的整体承载能力,控制边墙变形,防止底鼓现象。根据第14.2.2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应采用先柔后刚、先让后顶、分层支护的设计方法。

第8题: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m。III级围岩不得大于()m(大西公司隧道施工管理办法(大西铁工管【2016】44号)第11条)。


参考答案:90,70,120

第9题: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VI级围岩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70m

第10题:

简述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特点。


正确答案: 隧道支护结构在主动荷载作用下要产生变形。如曲墙式衬砌,在主动荷载(设围岩垂直压力大于侧向压力)作用下,在拱顶,其变形背向地层,不受围岩的约束而自由变形,这个区域称为“脱离区”。而在两侧及底部,结构产生朝向地层的变形,并受到围岩的约束阻止其变形,因而围岩对衬砌产生了弹性抗力,这个区称为“抗力区”。为此,围岩对衬砌变形起双重作用:围岩产生主动压力使衬砌变形,又产生被动压力阻止衬砌变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