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干食用菌发生霉菌?

题目
问答题
怎样防治干食用菌发生霉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干食用菌含水量控制在12%以下,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内;
(2)干食用菌要用塑料袋密封,贮藏在阴凉、干燥库房内,防止受潮;
(3)干食用菌受潮后,应及时取出晒干或烘干。特别是在春夏之交,防止受潮霉变;
(4)干食用菌在1℃~4℃冷库中贮藏,防止霉变。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霉菌素是防治()病的药物。

  • A、细菌
  • B、病毒
  • C、真菌
  • D、霉菌

正确答案:C

第2题:

仔猪发生关节炎是什么原因?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发生仔猪关节炎的原因有:
铁制地板太尖,划破仔猪腿脚,发生感染;
剪脐带、断尾、断牙进没有消毒,发生细菌感染。
没有给母猪乳头消毒,使仔猪经口感染。
预防:
将摇摇欲坠制地板改成塑料制地板,减少或避免仔猪的腿脚处伤,从而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剪脐带、断尾、断牙时应彻底消毒,避免发生细菌感染。
每天用消毒液清洗消毒母猪乳头。
治疗:
可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注射治疗。

第3题:

简述食用菌的农业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菌种质量
②、清理场地
③、轮作
④、科学管理
⑤、精心管理

第4题:

食用菌的初级加工方法有()、()干制、罐藏和冻干。


正确答案:盐渍;唐渍

第5题:

乌骨鸡发生鸡痘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特点是在无毛或少毛区的皮肤形成痘诊,或在上呼吸道、口腔、食道黏膜引起坏死和增生性损伤。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直接通过受伤的皮肤和毛囊感染。幼雏、中雏最易感,幼雏死亡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冬初流行较多。病程一般为3~5周。
皮肤型主要见于头部皮肤形成特殊的痘疹。表面凸凹不平,经3~5天形成黑色痂皮。有时候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大块的厚痂,脱落后留下瘢痕。眼睛受害时可能引起肿胀、流泪、失明等。秋季多发,全身症状不严重,死亡率低。
黏膜型(白喉型)主要在口腔、咽、喉黏膜上以及气管粘膜,出现局灶性黄白色或棕黄色小斑点,迅速扩大连着一起形成豆腐渣样的伪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或脱落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溃疡灶。患鸡呼吸困难和呼吸障碍,咳嗽、张嘴、打喷嚏或伸颈摇头,发出异常的“格格”叫声,也可以听到特殊的甩鼻声,痛苦难忍,多窒息死亡。黏膜型冬季多发,多以死淘告终。
鸡痘流行时,常爆发葡萄球菌病。
本病没有特效药,只是对症治疗,如刮除伪膜,涂以碘甘油等。免疫一般采用鸡痘活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必须在翅膀根部,不能在翅尖部)。

第6题:

怎样防治鸭的霉菌毒素中毒?


正确答案: 霉菌毒素中毒是人、畜、禽共患病,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其病原为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霉菌毒素。雏鸭易感,呈急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鸭呈隐性感染或散发。
症状:本病潜伏期3~10天,急性病例2~3天内死亡,主要发生于4~15日龄的雏鸭。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不良,增重缓慢,脱毛,走路不稳,特征性症状是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呼吸,打喷嚏,鼻孔流出浆性液体,后期发生腹泻。剖检主要病变在呼吸器官,气囊浑浊,气囊上散在许多黄色、小米粒大小的结节。肺部常出现黑、紫或灰白色硬斑。急性病例死亡率很高,慢性病例病程可达数周,死亡率较低。
防治:治疗本病时常选用制霉菌素,此为特效药物,按每千克体重1~2万单位拌料或口服,连喂3~4天,同时配合克霉唑0.02%拌料连喂1~2周。其他如硫酸铜、碘化钾等也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改喂新鲜饲料。同时要妥善保管饲料不用发霉的垫草,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适宜的湿度。

第7题:

怎样防治火鸡的曲霉菌病?


正确答案: 曲霉菌病是育雏期火鸡多发病之一,本病由曲霉菌侵害呼吸器官,并形成特殊肉芽结节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幼火鸡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饲养密度,发生疫情时用1:2000的硫酸铜或0.5%的碘化钾水饮水。治疗常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剂量为50~100万单位/100只,连续1周。克霉唑200~300毫克/只,每天2次,连续3天。

第8题: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


正确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9题:

猪发生眼睑水肿就是水肿病吗?猪水肿病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发生眼睑水肿不一定都是水肿病。
猪感染圆环病毒、PRRS病毒、伪狂犬病毒也会出现眼睑水肿。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型大肠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和组织内引起的一种自体中毒性疾病。急性水肿病发生时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在剖检时能见到胃大弯、肠系膜水肿,部分猪只出现脑水肿。病程稍长者,出现共济失调、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叫声嘶哑、眼睑水肿,呈“大头状”,个别有出现腹泻者。猪水肿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治愈率只能达到50%左右。
下述防治方法可以借鉴:
(1)同群猪日龄相近者,只要出现一头被确诊为水肿病,全群注射长效土霉素(德利先)、或磺胺嘧啶(通疗)、或多西环素、或硫酸新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
(2)饲料里加氟苯尼考制剂(呼诺玢)、或新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或土霉素,连喂七天。
(3)饮水中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和电解多维(如维力康),连用七天。
(4)此时千万不可紧急接种水肿疫苗。因为弱毒疫苗需七天产生免疫力,灭活疫苗需十四天产生免疫力,还未等猪产生免疫力,群体中又将出现新发病者。尤其弱毒疫苗还会促使易感猪群发病。
(5)猪水肿病主要由应激引起,尤其是饲料变化引起的应激。所以,应尽量减少应激。
(6)缺硒会提高猪水肿病的发病率,所以要做好补硒工作。
(7)外购仔猪入场后水肿病发病率较高,应进行限饲和在饲料里投喂广谱抗菌药。

第10题:

食品污染的防治是细菌和霉菌污染的防治。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