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写出其分析条件,并解释同步附着系数的定义。

题目
问答题
何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写出其分析条件,并解释同步附着系数的定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轮式机械制动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拖滑,对车辆的制动效能、制动时的稳定性和转向能力均较有利。此时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2)分析条件:①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②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③同步附着系数:β线与Ⅰ曲线交于B点,B点对应的附着系数。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制动时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为()。

A、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为常数

B、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随制动强度而变化

C、制动器的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N。


正确答案:1200

第3题:

β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

A、A.道路附着系数

B、轮胎附着系数

C、附着系数

D、同步附着系数


参考答案:D

第4题:

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过程是()。

  • A、前轮比后轮先抱死
  • B、前、后轮同时抱死
  • C、后轮比前轮先抱死
  • D、前、后轮都不抱死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何为I曲线,如何得到?何为β线?何为同步附着系数?如何得到? 


正确答案: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称为β线。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称为理论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可用作图法直接求得。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可通过图解法和解析法得到。

第6题: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将出现()

  • A、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
  • B、前、后轮同时抱死
  • C、前轮先抱死,然后后轮抱死
  • D、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一轿车的有关参数如下:质心位置 a=1450mm,b=1250mm,hg=630mm。轿车装有单回路制动系统,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5。试求:同步附着系数。


正确答案: 同步附着系数:(Lβ-b)/hg=(2.7*0.65-1.25)/0.63=0.8

第8题:

前后车轮()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称之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参考答案:同时抱死时

第9题:

在任何路面条件下,都能满足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拖滑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称为()曲线。


正确答案:理想制动力分配

第10题:

在附着系数小于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过程是()。

  • A、前轮比后轮先抱死
  • B、前、后轮同时抱死
  • C、后轮比前轮先抱死
  • D、前、后轮都不抱死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