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CH2的物质互称为同系。

题目
判断题
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CH2的物质互称为同系。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相似、性质相近、()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且具有同一通式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物。


参考答案: 结构;分子组成

第2题:

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同系物的组成可用通式 C n H 2n+2 ( n≥1 )表示

B.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同系物中,两个相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分子量)相差 14

D.符合通式C n H 2n — 2 ( n≥2 )的烃互为同系物


参考答案:D

第3题:

()相似,性质相近,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且具有同一个通式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参考答案:结构;CH2

第4题: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相容何,其中组成、结构、性质相近或相似的物质,其(),组成、结构、性质相差较大的物质,其(),我们将物质的这种特性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正确答案:相互溶解能力较强、相互溶解能力较弱

第5题:

判断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准则是(  )
A.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碳原子
B.符合同一通式
C.结构相似
D.


答案:D
解析:

第6题:

知识的框架表示法中,一个框架由若干个称为“槽”的结构组成,而每一个这样的结构又可拥有若干个侧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结构相似、性质相近、( )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 CH2,且具有同一通式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物


正确答案:分子

第8题:

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量相同的物质就是同一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C、通式相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亚甲基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参考答案:C

第9题:

高中化学《烷烃》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广东省茂名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烷烃
2.内容: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一烷”。
相邻烷烃分子在组成上均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烷烃中的氢原子数就是2n+2,烷烃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像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的结构各只有一种,而丁烷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如图3-5所示)。虽然两种丁烷的组成相同,但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不同,即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就有差异,属于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直链丁烷,称为正丁烷,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带支链的丁烷,称为异丁烷。




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例如,戊烷有3种、己烷有5种、庚烷有9种,而癸烷则有75种之多。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模型,用语言模拟即可。
答辩题目
1.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
2.请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置?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饱和烃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教师引导】烷烃分子种类繁多,不同连接方式形成的分子结构不同,那这些不同结构的分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一起学习“烷烃”。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这些相似性的烷烃分子又怎样进行命名和区分呢?
【教师讲解】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一烷”。
【提出问题】请说出下列烷烃的名称?
CH3(CH2)8CH3 CH3(CH2)15CH3
【学生回答】癸烷和十七烷。
【提出问题】尝试写出从甲烷到癸烷的分子式,仔细观察烷烃的分子式,看烷烃分子中C原子和H原子数目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学生1:相邻烷烃分子在组成上均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比如乙烷和甲烷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丙烷和甲烷相差两个CH2原子团。
学生2: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烷烃中的氢原子数就是2n+2。
【教师总结】因此烷烃分子的通式为CnH2n+2。像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因为他们的结构相似,所以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同。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烷烃分子就是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逐渐被C原子取代的过程。试着写出丙烷的结构式,当用C原子再去取代丙烷中的氢原子时,有哪些情况发生?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大家写出的分子结构式就是丁烷的结构式,丁烷中C原子取代氢原子的位置不同,导致形成的丁烷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的性质就有差异,属于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直链丁烷,称为正丁烷,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带支链的丁烷,称为异丁烷。
【展示图片】观察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也可知道,其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在性质方面有哪些差异呢?结合表格3-2。归纳一下不同点。
【学生回答】由于分子的结构不同,导致正丁烷的熔沸点、密度要高于带有支链的异丁烷。
【教师总结】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例如,戊烷有3种、己烷有5种、庚烷有9种,而癸烷则有75种之多。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分子式相同,都为C4H10,但分子式内C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提出问题】分析、归纳以C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碳碳之间可以成环、成链,使得有机化合物存在众多种类繁多的同分异构体。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画图表示4个C原子相连接的方式有哪几种?
【板书设计】
烷烃
1.分子通式:CnH2n+2
2.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答辩题目解析】
1.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烷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变为固态,一般情况下n≤4的烷烃为气态;
熔沸点由低到高;
如果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大多小于水。
2.请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置?
【参考答案】
本节课重点是: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难点是:区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也就是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的分子。这两个概念在整个高中化学有机学习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后面学习炔烃、含氧衍生物等等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掌握这两个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难以区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容易混淆、出错,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第10题:

关于同系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系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
  • B、同系物间有同分异构体
  • C、同系物因为分子组成不同,其化学性不同
  • D、CH3-CH2-CL和CH3-CH-CH3不是同系物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