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用的目标发送一个分组,这称为广播,为实现广播,提出一下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给所用的目标发送一个分组,这称为广播,为实现广播,提出一下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做同位素实验需要穿()作为防护。
A

白大褂

B

防毒面罩

C

铅衣

D

铁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砌体施工前在结构实体上和现场工程部督促施工单位应做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测量放线:①根据设计图纸,现场在砼构件上弹出墙体的中心线、边线,并分别对所有门、窗、 箱体、施工洞口的位置、尺寸、标高在结构实体上做出准确、清晰的标注; ②在剪力墙、柱上首先弹出距梁底18~20cm的斜砌范围基准线,确保顶砖斜砌搁置角度在45°~60°之间; ③根据砖砌块几何尺寸并结合墙体拉结筋间距要求(一般不大于50cm),在剪力墙、柱上分别标识出拉结筋植筋位置、数量、确保植筋与砖砌块合模数,避免弯折拉结筋; ④对蒸压加气砼砌块、砼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实测出梁板下净高尺寸,从上至下考虑墙顶砖,砖砌块高度以及水平灰缝大小,在柱或剪力墙上弹线注明墙体底部灰砂砖(或标准砖)的砌筑顶面位置,必须确保墙体底部灰砂砖(或标准砖)砌筑高度不小于20cm; 
(2)对卫生间(包括内部管道井)、阳(露)台、低屋面、外挑板以及凸出外墙10cm以上腰线的主墙,在墙体砌筑前必须浇筑完成宽度与墙体厚度相同、高度不小于15cm的砼翻边;
(3)对一般砌块,应在墙体砌筑前1~2天浇水湿润,但对蒸压加气砼砌块,应在砌筑时对砌筑面适度洒水,水浸入砌块控制在2cm以内,不得过度浇水;
(4)在砂浆搅拌场地挂牌标明墙体砌筑砂浆施工配合比,每盘砂浆中的水、水泥、砂、外加剂等用量,现场必须首先统一过磅计量,并在运输车上做出标记,控制原材料用量;
(5)督促施工单位针对所用块材的砌筑技术要求(如砂浆饱满度)以及承重墙或填充墙的技术要点进行技术交底。如:填充墙底部20cm的处理(实心砖三皮丁砌、空心砌块的灌心处理等)和填充墙上部的处理(采用240砖或200砖的双向斜砌要求); 
(6)楼层的技术抄测(轴线、板面标高);检查皮数杆及控制线的设置。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论述水土保持的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水土保持的任务是:
①揭示水、土资源的破坏及其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规律性;
②寻求防治水土流失,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③研究费省效宏的新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④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①水土保持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我国的水土流失多分布在高原山区,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旱、涝、风、早霜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所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必须重视环境建设。水土保持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业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措施有机结台;要依据流域的自然经济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改善流域的植被状况,改善流域的土壤环境,更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降低损失;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种、养、加。产、供、销多元经济结构,以实现资源、生物、经济的良性循环;
②生态环境建设是水土保持的目的之一,生态环境建设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即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的防治,草原退化、沙化、碱化的防治,大江大河水污染治理,生物保护等多项内容。而水土保持的目的就是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不论是大流域还是小流域的规划治理,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规划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群体防护作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水土保持以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和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首先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只有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三效益的最大化。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正确答案: 是指1%的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热时由澄清变浑浊时的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判断题
数控机床坐标系中可用X、Y、Z坐标任一个表示数控机床的主轴坐标。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正确答案: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是将铝土矿与一定数量的苏打、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烧结,炉料中的Al2O3与N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固体铝酸钠(Na2O·Al2O3)。杂质氧化铁、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分别生成铁酸钠(Na2O·Fe2O3)原硅酸钙(2CaO·SiO2)和钛酸钙(CaO·TiO2)。用稀碱溶液溶出时,可以将熟料中的Al2O3和Na2O溶出,得到铝酸钠溶液,与进入赤泥中的2CaO·SiO2,CaO·TiO2和Fe2O3·H2O等不溶性残渣分离。熟料的溶出液(粗液)经过专门的脱硅净化过程得到纯净的铝酸钠精液。它在通入CO2气后,析出氢氧化铝并得到碳分(NaCO3)母液。
主要工序包括烧结、溶出、脱硅、碳酸化分解、分解母液蒸发、氢氧化铝煅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淬火冷却方。

正确答案: 1、水冷: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工件,主要是调质件;
2、油冷:合金钢、合金工具钢工件。
3、延时淬火:工件在浸入冷却剂之前先在空气中降温以减少热应力;
4、双介质淬火:工件一般先浸入水中冷却,待冷到马氏体开始转变点附近,然后立即转入油中缓冷;
5、马氏体分级淬火:钢材或工件加热奥氏体化,随之浸入稍高或稍低于钢的上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用于合金工具钢及小截面碳素工具钢,可减少变形与开裂;
6、热浴淬火:工件只浸入150-180℃的硝烟或碱浴中冷却,停留时间等于总加热时间的1/3-1/2,最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7、贝氏体等温淬火:钢材或工件加热奥氏体化,随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域(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用于要求变形小、韧性高的合金钢工件。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气缸套为铸件,其内孔与外圆面严重不同轴(即壁厚不均匀)。请分析加工时,粗基准如何选择?为什么?

正确答案: 气缸套为铸件,壁厚不均匀时,其粗基准应选内腔,以它定位来加工外圆面,再以外圆面定位来加工内腔,这样可以保证气缸套的壁厚均匀,使用中气缸套表面性能基本相同,磨损均匀。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m=f·A,式中f的正确含义是()。
A

单位高度代表的物质量

B

对任意组分f都是相同的常数

C

与检测器种类无关

D

单位面积代表的物质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在()行程中,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
A

排气,蒸气

B

排气,液态

C

吸气,蒸气

D

吸气,液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