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题目
问答题
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影响酶的活性。2.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结构。3.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4.影响代谢方向。
pH的控制
(1)调节好基础培养基的pH。若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2)通过加酸碱和中间补料来控制。A.过去直接加酸(H2SO4)或碱(NaOH),现常用: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生理碱性物质:氨水B.补料既调节了pH值,又补充了营养,还可减少阻遏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PH值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还可能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说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
①发酵液的pH值的改变,影响了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膜的电荷发生改变;
②发酵液的pH值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在不适宜的pH值下,微生物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③发酵液的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第2题:

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正确答案: 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⑴控制:
①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也对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性有影响。发酵微生物都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和最适生产PH。多数微生物生长都有最适PH范围及其变化的上下限,上限都在8.5左右,超过此上限微生物无法忍受而自溶,下限以酵母为最低是2.5;
②PH对产物的合成影响。因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都是酶反应的结果,仅是酶的种类不同而已,因此代谢产物的合成也有自己最适PH范围;
③PH对发酵液或代谢产生物理化学的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
⑵控制:
①考虑和试验发酵培养基的基础配方,使它们有个适当的配比,使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
②直接补加酸或碱和补料的方式来控制,特别是补料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常用的是以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和碱性物质氨水来控制。它们不仅可以调节PH,还可以补充氮源。当发酵的PH和氨氮含量都低时,补加氨水,就可达到调节PH和补充氨氮的目的;反之PH较高,氨氮含量又低时,就补加(NH42SO4
③在多加了消沫油的个别情况下,还可采用提高空气流量来加速脂肪酸的代谢,以补偿PH的调节。

第3题:

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PH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


参考答案:发酵培养基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由于PH不当,可能严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讲,有最适生长PH和最适生产PH。
在了解发酵过程中的最适PH的要求后,就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首先
要使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培养基PH变化
的能力有限,在不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在发酵过程中直接加碱或酸性物质
的方法来控制。

第4题:

污染噬菌体后,发酵液有何现象()。

  • A、发酵液pH值升高
  • B、发酵液pH值降低
  • C、发酵液变稀
  • D、发酵液变稠
  • E、产物浓度下降

正确答案:A,C,E

第5题:

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正确答案:1.影响酶的活性。2.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结构。3.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4.影响代谢方向。
pH的控制
(1)调节好基础培养基的pH。若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2)通过加酸碱和中间补料来控制。A.过去直接加酸(H2SO4)或碱(NaOH),现常用: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生理碱性物质:氨水B.补料既调节了pH值,又补充了营养,还可减少阻遏作用。

第6题:

淀粉水解糖质量对发酵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若淀粉水解不完全,有糊精存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糊精存在使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发酵正常进行,甚至引起染菌的危险。
若淀粉水解过度,葡萄糖发生复合反应生成龙胆二糖、异麦芽糖等非发酵性糖;葡萄糖还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羟甲基糠醛,并进一步与氨基酸作用生成类黑素。这些物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抑制菌体生长。
若淀粉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当糖液中和、过滤时除去不彻底,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质及水解产物时,会使发酵液产生大量泡沫,造成逃液和染菌。
淀粉原料不同,水解工艺条件不同,水解糖液中含生物素量不同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生物素量的控制。

第7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第8题:

玉米浸渍过程中乳酸菌自然发酵的好坏对玉米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控制好有关条件?


正确答案: 在玉米浸渍过程中,如果乳酸菌自然发酵的好,便产生大量乳酸是浸液酸度增加而能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并可使玉米粒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水溶性氨基酸而溶于浸液中。浸渍水酸度增加使玉米中所含无机盐成可溶状态。使玉米浆质量得到提高。
乳酸菌的自然发酵只要应控制好玉米浸渍的温度和浸渍的时间。浸渍温度以48℃最好,不等超过50℃.浸渍时间不能低于48小时。

第9题:

简述泡沫(温度及PH)对发酵过程的不利影响和主要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
①发酵罐的装填系数减少;
②大量逃液引起产物损失;
③泡沫“顶罐”使培养基从搅拌轴处渗出,易染菌;
④泡沫液位变动引起M群体的非均一性增加;
⑤影响通气搅拌、造成发酵异常,产物量下降;
⑥使M菌体提早自溶,促使更多泡沫生成;
⑦加入的消泡剂影响产物分离。
措施:
1)化学消泡法
用化学消泡剂消泡。化学消泡剂来源广泛,消泡效果好,作用迅速可靠,用量少,不需改造现有生产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实验。最常用。
化学消泡剂属表面活性剂,消泡剂本身表面张力相对于发酵液来说较低,一旦接触到气泡表面,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衡破坏,最后导致泡沫破裂。
2)机械消泡法
靠强烈机械振动和压力变化使气泡破裂,或借助于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液体回收,达到消泡目的。

第10题:

润湿液中的ph值控制不当,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酸性偏强:容易造成印版花版、网点变小,降低印版耐印力,油墨容易乳化,造成印迹不容易干、产品背面粘脏等质量弊病。
2.酸性偏弱:印版网点易糊、易并、易起脏,造成糊版、龌龊等。